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

"明天小小科学家"揭晓 业内人士:多给偏远地区孩子点机会

来源: 人民网-科技频道 发布时间:2015-10-28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 魏艳)今天下午,第十五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今天下午在京落幕,北京市第四中学学生于惠然凭借“高精准度和声编曲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孔天煜凭借“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磁感线测绘方法及其应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学生许登钦凭借“让话筒远离啸叫”的科研项目,荣膺“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并各获5万元奖学金。另有12名学生获得一等奖,35名学生获二等奖,46名学生获三等奖。

其中,来自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年级的于惠然带来的“高精准度和声编曲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是一项将计算机与音乐相结合的项目。据于惠然介绍,设计这一项目的初衷是针对现有自动编曲软件在和声处理上精确度低、缺乏变化的问题,结合音乐变化丰富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音乐理论和声匹配规则的高精准度和声算法,并设计开发了和声编曲软件。“用户只需唱出或演奏出旋律,软件即刻可完成全部编曲工作,从而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以及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便利。”

谈到获奖带来的影响,即将迎来高考的于惠然表示,这次参赛和获奖的经历是特殊和难忘的,但并不会对她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带来太大的影响,她依然会按照自己原有的规划,努力考取清华大学,并且希望能在计算机或艺术设计方面继续学习和深造。

作为本届活动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对参赛学生们动情地说:“这可能是你们科研生活中迈出的第一步,这相对于你们今后可能作出的重大成就来说,也是很小的一步,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一个也许永远值得回忆的关键一步。”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创立于2000年,旨在选拔和奖励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为我国创新性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后备力量。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近年来,“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参赛学生的生源地较活动初期的覆盖范围已越来越广泛,但仍然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为主,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寥寥无几。一位多次带队参加评选活动的领队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获取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对这些孩子今后的成长成才之路有很大的助力。“但从目前的大环境来看,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还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如此高端的活动,希望主办方能多给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一些机会。”

    教育资讯

    厦门大学聘请余清楚为新闻传播学院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