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南都记者卧底江西南昌高考替考一事有了最新进展,江西省人民检察院昨日在江西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披露,检方已对“6·7”高考替考渎职案中的23名被告提起公诉,法院已对其中12人作出有罪判决。
2015年6月7日,南方都市报独家曝光江西高考替考事件后,社会对此高度关注。7月7日江西省教育厅通报,此次替考案件已基本调查清楚,目前共处理各类人员42人。其中,6名替考组织者及中介人员由公安、检察机关立案查处;7名被替考考生和7名替考者,按教育部第33号令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涉案的22名公职人员分别给予相关处分。
此后,南昌市人民检察院介入调查,有关区(县)检察院依法立案侦查涉嫌招收学生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受贿、行贿等犯罪23人。
江西省人民检察院介绍,这是一起由外省替考组织在网上招揽高校在校学生或已毕业学生,通过请托江西省高校教师和社会中介人员、串通南昌市部分辖区招考办及医院有关工作人员,弄虚作假,为外省籍考生在江西违规报名、体检,从而实施替考的有组织、有预谋的高考舞弊案件。
江西省教育厅负责人曾公开表态,随着案件调查进展,如发现新的线索、证据,将依法依规处理,对高考舞弊零容忍,对参与舞弊人员随时发现随时查处,绝不姑息。
南都记者获悉,目前,法院已对12名被告作出有罪判决,其余案件正在审理中。一名代理教育部门涉案人员的律师告诉南都记者,暂未收到其当事人的判决消息。
事件回顾:
6月7日,是2015年高考第一天,第一场考试开始没多久,10点49分,南方都市报在其新闻客户端、官方微信公号同时发布一篇文章《重磅!南都记者卧底替考组织此刻正在南昌参加高考》,震惊此刻正高度关注高考进行时的家长与网民。从报道曝光的内容来看,一系列看似无懈可击的防作弊体系,在由金钱串在一起的家长、组织者、枪手、监考者面前形同虚设,让替考这个最原始、最没“技术含量”的作弊方式轻松上演。
2015年6月7日中午,江西省教育厅发布消息称,接到有人组织替考的举报,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立即部署南昌市教育考试院,联合南昌市警方开展调查核实。
截至2015年6月8日晚,南昌地区高考替考涉案人员已有9人被警方控制。
成为下线
2014年11月,南都记者与一名高考“枪手”组织成员接头,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长期保持联系,一直未能见面。其间,“枪手”提出发展记者为其“下线”,参加2015年高考。为调查这个团伙的运作情况,南都记者同意,提供了一张本人真实照片和虚假身份信息(包括姓名,籍贯,年龄,学历和专业等),成为其“下线”。此后,双方就以“上下线”关系联络。
考前准备
2014年11月,“上线”提供了一个南都记者在替考组织的内部编号,随后向南都记者确认是考文科还是理科,“上线”解释理科替考收入高,记者选择了理科。2015年4月,“上线”通知团队出发时间。5月,“上线”要求南都记者补拍了一张身份证相片,要求与第一次提交的相片存在差别。
该替考组织未与南都记者签署任何协议,记者一直没有与“上线”见面,无法确认该替考组织是否存在。按照“上线”的要求,在高考前几天,南都记者赴武汉,与“上线”接头,双方第一次见面,“上线”没有提供高考准考证。
前往南昌
2015年6月5日晚上,记者随同“上线”等十余人,从武汉坐火车抵达江西南昌。抵达南昌火车站后,一行人在接应人员的带领下,分乘三辆车离开,被送到位于青云谱区的海军招待所。招待所有人接应,一行人未登记身份证信息直接拿房卡入住。落脚后,有陌生男子请吃宵夜,与其中一名替考组织的“中层”交代考试事宜,包括承诺定金和尾款会如期发放不用担心,没有透露具体数额。这名男子叮嘱,若在考场遇到同校或认识的人,要装作不认识或回避,避免以后被对方举报。
考前安排
2015年6月6日下午,开考前一日,部分“枪手”被分散到其它宾馆住宿,以便离各自的考点更近。约6人被分散到东湖区的中晟宾馆,“枪手”均登记真实身份证信息后入住。5日18时,一名男子来到宾馆,向6人发放高考使用的“身份证”和“准考证”,考点均为南昌十中。这名男子要求“枪手”自称是南昌二中的学生,表示若有人问及班级信息,可在高三(8)至(13)班间任挑。随后,“枪手”住下,开始复习“上级”之前发的各种备考材料。
2015年6月5日下午南都记者拿到了高考用的“身份证”和“准考证”,上面的照片均为记者此前提供,户籍地被“设定”为山东。
证件出处
一名“枪手”组织成员介绍,“替考组织可以凭空造一个不存在的人的完整信息,包括学籍、身份证、准考证等。”其称,“上线”告诉他,由于系统内信息和“枪手”面孔、所出示证件一致,考场查不出来。
这名成员的“上线”告诉他,等将考分卖出去后,买家就可偷梁换柱——把“枪手”对应的考生照片替换,买家直接用这个考生的名字上大学,由此更名改姓。
有教育界人士对该说法存疑,认为这么操作的难度极大,真实性尚需警方调查,或许有其他的可能性。
2015年6月6日下午,替考组织的头目前来通知,2015年替考方式有变,风险加大。发放的准考证均为学生的真实信息,他们提前出钱买分、找人替考,只是将身份证、准考证的相片换成了替考者的相片。
替考费用
一名“枪手”告诉南都记者,他所在学校就有多名“枪手”,“枪手”参加这种违法行为的原因,除了挣钱,还有些人是“图个刺激,去玩一下”,也有人“就是脑子有病”。
起初他被“上线”找到,是因为对方误以为他很缺钱。他答应后一度反悔,遭到恐吓——“你不能说不去就不去啊,提交了资料之后,已经在制作身份证、准考证了,整个链条的成本极大,临时退出你赔不起!”
开考前数日,这名“枪手”向南都记者提供备考资料的同时,展示了他与“上线”的聊天记录。记录显示,若这名“枪手”考上河南一本院校可收入2.5万元、二本2万元,山东一本院校2万元、二本1.2万元。该“枪手”称,他给“下线”付酬时就可自己定价了,在前述价位上先扣掉自己要拿的钱数。
该“枪手”强调,三本的分数基本卖不出去,所以参加考试前一定要多做高考模拟题,找回感觉,“否则成绩出来,就知道你有问题。”这名“枪手”还透露,考上一本的分数也分为三个档次,最高档是985高校,其次是非985的211高校,再次则是非211一本高校。
“985顶级院校,最高卖过几百万(元),能买的家长不缺钱。”这名“枪手”告诉南都记者,他所在的替考组织,目前最佳战绩是北京一所理工类高校,卖了一个天文数字。像武汉一些985+211高校,考上的话,最低层级的“枪手”能拿到七八万元到十几万元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