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是市实验小学的教导处副主任的于文玲不愿离开讲台,她主动请缨,担任一个毕业班的班主任。在担任班主任的初期,她注意到了班里一个腿有残疾的小姑娘。因为身体原因,这个小姑娘很自卑,很少和同学交流。于文玲发现这种情况后,就经常主动找她聊天,关心她的学习生活情况。渐渐地,小姑娘也喜欢和别人交流了,脸上也经常洋溢出自信的笑容。教学中,于文玲还遇到过网吧游戏迷、自闭症患者等问题学生,于文玲对这些问题学生不离不弃,真诚地与他们对话,耐心地与他们交流,用爱心感化他们、帮助他们。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于文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她每年自费购置大量图书,从书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学校凡有参赛课的任务,她都积极参与,与高层次的老师对话、切磋,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渐渐地,她在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探索了一套自主高效课堂模式和快速提高学生作文的方法。30年来,于文玲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并出版发行14本书,并应邀给全市骨干老师作专题讲座。
于文玲把热情奉献给了三尺讲台,把真诚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今年3月,她被评为3月份中国好人榜候选人。谈到感想,于文玲说:“我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让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思考中成长。只要孩子进步了,快乐了,就是我的最大幸福。”本报记者管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