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

中国已为“火星计划”做好哪些准备?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04-22

资料视频:专家解读火星之旅 25年将建定居点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电 (张素 邱学雷)记者22日从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中国首次火星全球遥感与区域巡视探测任务已获国家批复立项,计划于2020年从地球飞往火星,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并开展科学探测工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新闻发言人王中阳称,该院正在开展火星探测器的研制工作,将于2020年发射,对4亿公里外的火星进行着陆巡视探测工作。

  “全球主要航天国家都在向火星发射各自的探测器,有的选择着陆,有的释放可行走装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宇航部副部长马志滨告诉记者,火星每隔28个月将接近地球一次,此时发射火箭可以节省运载能力,“我国将在2020年赶上‘班车’,也向火星实施探测任务”。

  马志滨透露,承担发射任务的将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这是新一代大型两级低温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将完全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

  “目前中国发射通信卫星等航天器采用化学燃料作为动力,执行姿态调整和轨道控制等操作。采用电推进技术之后,航天器可以‘瘦身’,并且显著延长卫星在轨工作寿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技术顾问戚发韧说。

  据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自主研制的中国首台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已相继通过卫星空间飞行试验验证、地面长寿命1比1考核试验等。该所所长、电推进项目总指挥张伟文表示,这套系统有望在火星探测等一系列深空探测活动上得到应用。

  此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叶培建院士在两会期间受访时透露,包括通信、着陆以及针对火星极端环境的各项技术都在进行准备,目前已突破4亿千米通信问题,最大难度是如何着陆火星。“到时候,‘超级’降落伞、反推力发动机都可能用上。”他说。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获悉,该院已在火星伞系减速分系统关键技术攻关中,突破了超声速低密度降落伞设计等多个技术难点,为火星探测器工程应用进行充分准备。

  “地面系统也将围绕未来火星探测等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温卫斌对中新社记者说,将把“嫦娥三号”任务时积累的下行科学数据接收、分发、探测点选取等经验应用到火星探测,“瞄准2020年,正在进行地面系统方案设计”。(完)

    教育资讯

    厦门大学聘请余清楚为新闻传播学院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