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

重庆涪陵:“大庆”精神进高校 大学生争做“铁人”青年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5-06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记者 顾宝军 通讯员李伦亮  王凯报道大庆精神,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举世闻名的大庆石油会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庆精神都是激励人们奋进的动力;“铁人”是五六十年代社会送给石油工人王进喜的雅号,而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体现出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
  
       若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股经久不衰的奋进动力注入到当代大学生的身上,结合大学生“爱国、求实、奉献”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传递“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来讲,必是精神上的一次洗礼。
  
      日前,中国石油涪陵分公司在长江师范学院鉴湖学术报告厅举办了大庆精神与中石油企业文化宣讲会。中国石油涪陵分公司总经理唐勉、总会计师夏杰霞、安全总监冯再生、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院长范云峰、副院长杜茂华出席了本次宣讲会。
  杜院长对与会嘉宾并表示欢迎。杜院长谈到,希望通过中国石油涪陵公司领导和员工的演讲,能够让学生们真正了解大庆精神的具体内涵,积极学习,争做“新一代铁人”,铸就新版“大庆”精神,锤炼对社会有益的好青年。
  “大庆”“铁人”精神启迪众多学子
  来自中国石油涪陵分公司的唐总经理通过播放大庆精神宣传片进入了今天宣讲会的主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创业发展,中国石油事业蓬勃向上,谱写了一曲曲壮丽凯歌。这一历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集团公司成立以来,着力培育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符合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发展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打造石油文化优势,提升了企业软实力。
  通过对中石油公司的介绍,同学们深入理解大庆、铁人精神,有助于学生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用大庆精神武装自己,在大学里学习吸收更多的有益知识力量,未来将知识力量转变为工作力量,投身于建设美好社会主义的未来蓝图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即,6位来自中石油涪陵分公司的宣讲员激情澎湃的演讲更是将本次宣讲会推向了高潮。
  “魔鬼生命线”上的保证与承诺
  宣讲员朱璇给同学们分享了一个关于抢险救灾的故事:2009年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发生严重山体滑坡事件,险情就是命令,中国石油武隆经营部第一时间参与到抢险救援中。供油道路危机四伏,被称为“魔鬼生命线”,但是为了保证垮塌点供油,只能铤而走险想,最终不负众望,油罐车按时抵达了指挥点。在这次抢险救援中,中国石油员工无惧危险英勇保供,用实际行动表现了一个负责任企业关于诚信、不畏艰辛的优良文化。
  这一勇敢的保供承诺故事有利于学生切身体会中石油员工的忘我精神,有利于养成大学生脚踏实地、求实奉献、立足本职的工作精神,同时中石油诚信保供、诚信经商的理念也感染了在场观众,赢得了大家雷鸣般的掌声。
  用青春唱响无悔的旋律
  宣讲员刘兵兵以自身经历告诉了同学们只要坚持,梦想就会开花。自从刘兵兵工作以来,他铭记自己为社会人民服务的理念,也深受中石油公司企业文化的熏陶,坚定地将自身优良品质带入到工作中,为公司、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合实际他谈到,要在大学生涯中学会坚持、谦虚、尊敬,青春是拿来拼搏的,学习也是永无止境的,同学们一直在路上。同时,也提醒大家大学是人生路上一段精彩纷呈的经历,但是要学会总结经验,只有总结才让我们懂得珍惜现在,从而更好地展望未来。他以自身经历勉励在场的同学们,同学们受益匪浅。
  范院长总结道:“小企业做产品,大企业做文化。”中石油的发展奋斗历史,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中石油今天的辉煌是中石油同志们不竭拼搏的体现。同学们要多加学习这一精神,将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为社会造福。学院与中石油涪陵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也会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双方发展。

    教育资讯

    厦门大学聘请余清楚为新闻传播学院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