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我是你的老师哦!以后到了幼儿园,我们还会认识很多小朋友哦!”8月16日,市柏庐幼儿园老师吴怡星来到学区一名马上要就读小班的孩子家中走访,让孩子提前认识自己,对马上要进入的学习生活有准备。开学在即,我市不少幼儿园、小学针对即将进入校园的新生开展了系列活动,让孩子从心理上提前“断奶”,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近年来,我市多数幼儿园都会在暑期进行新生家访。”市教育局基教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减少新生入园焦虑情绪,保证新生入园平稳有序,我市幼儿园广泛开展新生家访工作,与孩子交流、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性格、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健康状况,聆听幼儿入园前家长的担忧和期望,为家长讲解入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家访,老师能及时了解幼儿的生活环境、方式、习惯,了解每个幼儿不同的特点与喜好,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的放矢地做好新生入园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幼儿的入园焦虑。同时,家访也让家长提前了解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常规要求等事宜,及时做好入园前的物质、心理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而针对即将进入一年级的新生“断奶”问题,我市多所小学也“各显神通”。市开发区实验小学特地提前11天邀请即将进入一年级的新生来到学校,由老师引导学生认识教室、厕所、食堂、操场等场所,并讲解在校期间应注意的各项事宜。8月20日、8月21日上午,柏庐实验小学组织新生到校,进行提前适应培训,其间,老师向孩子们讲解了学校的各类设施、课堂纪律,并通过和孩子的交流,了解其基本情况,为接下来的均衡分班打下了基础。
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昆山国际学校一如既往地在开学前开起了“适应班”。8月27日、28日,该校对新生进行了为期2天的“适应班”学习与生活,特地安排孩子住校一晚,让孩子们熟悉洗澡、上课、吃饭、游戏等事宜,帮助新生体验学校生活。记者了解到,每个“适应班”都安排了正副班主任,每个宿舍还安排1名阿姨、1名老师,全程与新生们一起生活,此外,还安排了心理老师,以便随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同时,学校还及时跟进家访工作,向家长反馈学生的适应情况,共同商讨改进措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开学时,新生可能会出现上课坐不住、不易合群等情况,为此,家长应该从调整作息时间、生活节奏开始,帮助孩子从身体、心理上做好入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