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74岁,北京某高校退休教师
74岁的李风(化名)是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1965年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在边疆工作,度过了15年漫长岁月。因为经历了特殊年代,这期间他的专业一度被荒废。
1978年,研究生恢复招生,当时已经结婚生子的他决定重拾专业,报考研究生。
“为了准备考试,每天复习到凌晨三四点,七点再准时起床工作。没有复习材料,就托同学寄来书本,那时,但凡能找到的和专业有关的书都被我看完了。”李风回忆。
1980年,37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时,李风依旧废寝忘食,他说:“那时没有网络和电视,课余时间几乎全在图书馆度过,有时候一泡就是一整天,天黑才出来。”
留校任教的30多年时间里,李风一直和大学生打交道,他带过多少学生已经数不过来了。在他眼里,如今的孩子学习条件好了,但也懒了不少。
“在大学的学习时光很宝贵,是打基础的关键,要多去泡图书馆,利用好大学时光。”李风说。
61岁的售货员张志国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我们那代人最大优点是踏实,这代人多了些浮躁
——张志国,61岁,北京永安路百货商场售货员
1976年插队返城后,张志国就进入北京永安路百货商场当起一名售货员,退休后接受返聘的他,至今已经站了41年柜台。
谈到自己的青春岁月,他笑称:“我们这代人太老套了,总是跳不出自己的圈子,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朝气蓬勃、有理想!”
在张志国看来,如今的80后、90后是“有野心、有闯劲儿”的一代,不像自己当年一样做事谨小慎微,不过这代人也多了些浮躁。
“我们那代人最大的优点是老实、踏实,不那么狂,过日子也比较节俭。”张志国说,因为曾在农村吃过苦,当初返城时格外珍惜工作机会,所以想踏踏实实地干好。
但张志国对年轻人的未来十分乐观,他说:“年轻人比我们有想法,希望比我们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