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摘要:对于现在这个处处拼爹的时代,寒门弟子逆袭的“神话”却相对难再现。因为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寒门学子,很早就要输在了教育的起跑线上。
对于现在这个处处拼爹的时代,寒门弟子逆袭的“神话”却相对难再现。因为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寒门学子,很早就注定了要输在了教育的起跑线上。
众所周知,良好的教育需要大量金钱,胎教要钱,早教班要钱,各种兴趣班要钱。我一个朋友的孩子今年才5岁,但是却已经在教育上投入了六位数,去学习钢琴、芭蕾、绘画、英语等兴趣特长班。这些良好的教育对穷孩子来说,无疑是异想天开。
前几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20世纪90年代起不断滑落。而在大多数人眼中,清华大学本科生的典型形象是: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或教师,每年与父母至少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经历……这,直接就把穷孩子与清华大学彻底隔离了。
与中国情况不同,美国大学经常会招收不同的学生群体,因为在他们看来,通过招收不同国家、种族、经历、职业的学生,形成一个多元丰富的学生群体,有助于形成一个健康、活泼、富于创新精神的学术生态环境。
所幸的是,中国目前越来越多的政策,开始照顾到穷孩子的出路和未来,高校也陆续推出奖学金制度,让有智慧、有能力的穷孩子能够上得起学,读得起书。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在这个拼爹的时代,穷孩子的出路,除了他们本身自强不息的不懈奋斗外,更重要的在于整个社会。一个成熟的社会,理应尽量照顾到弱者的利益,并向他们有所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