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大学教育 >

老西安的古城记忆 难舍的城墙情结

来源: 人民网-教育频道 发布时间:2017-07-27

夜幕下,城市的光影映照出精致的箭楼,历经千年的岁月浸染,战火的烙印与修缮的痕迹都一一清晰起来。

7月24日晚九点左右,记者团从南门登上西安城墙,南门古曰“永宁门”,始建于隋初(公元582年),明代改为“永宁门”。在中国民间,百姓都认为南方是火神的所在地,为避火灾,炉灶一般不开往南面。南门永宁之意,就是向火神祷告,勿起火灾,永保安宁。为以示诚心,永不开正南门。

登城时偶遇一老人锻炼归来,老人精神非常好,经询问得知老人姓杜,今年58岁,来城墙头锻炼快走是他每天必备的日常活动,这已是他在城墙锻炼的第九个年头了。

“城墙上凉快呀,”杜老笑着指了指天,“你们也感受到西安的热了吧,而且城墙上没车,完整,没间断,比被车流红绿灯隔断的城市道路好太多了!”

城墙是西安人非常重要的一处户外活动场地,年过半百的杜老走完一整圈城墙(13.74公里)只用2小时20分钟,他说:“城墙对西安人免费呀,除了旅游高峰期,更多的应该都是本地人来饭后散步锻炼的。”

提到城墙的变化,杜老仿佛打开了话匣,少年时期目睹了文革时对城墙的破坏,“家家户户都来拆啊,拆了砖头回家建房子,北门被破坏的最严重。后来到1984年就开始修了”

“当时修缮的时候有征求市民意见吗?”

“有啊!”

“您当时是什么意见?”

“修啊!当时我工资39,捐了25。还有修缮的义务劳动啊,干了四年。”

城墙上的灯光映在杜老脸上,沧桑中流露出一份骄傲的神态,“城墙重要啊,当时西安人民都捐钱了,城墙对西安人的影响大啊!”话语间,是一位老西安舍不去的浓浓的城墙情。(中国政法大学 陈元苗)

    大学教育

    中国大学生生存挑战大赛:Newth挑战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