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学前教育 >

[熊孩子驾到]小学男生写情书:学习不好但长得帅

来源: 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发布时间:2016-01-19

"熊孩子"是一个令人头疼的群体。他们有极大的好奇心和破坏力。[熊孩子驾到]栏目,希望与父母们探讨孩子养育问题,我们不能给予孩子无与伦比的聪明,但可以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与做事的道理。

[熊孩子驾到]3岁娃大闹 全家被空警请下飞机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大河报报道,网友@留恋不如思念_LL爆料:在小学二年级妹妹文具袋里发现了一封稚嫩的情书,“我学习不好,但是我长得帅呀”,“你的微笑就像jia心巧克力”。男孩子一股霸道总裁的味道。网友跟贴打趣:妹妹不愿意我嫁给你可好。

[熊孩子驾到]小学男生给女同学写情书:我学习不好但长得帅

曾经,早恋被家长和社会视为“雷区”、“禁区”,一旦发现苗头,家长会不由分说地掐灭。

但在很多教育学家眼里,早恋其实是一个中国式教育独有的词汇,他们更愿意将之定义为“青春期恋情”。早恋的后果如何,与家长的引导密切相关,引导得好甚至可以成为人生中一份美好的礼物。

而对于早恋,美国的家长似乎更开放一些,美国BuzzFeed网站曾发起了一项关于青少年成长问题的调查。对于早恋与约会:一半以上的美国父母认为孩子只要超过16岁,就可以独自出门约会了。

[熊孩子驾到]小学男生给女同学写情书:我学习不好但长得帅

面对美国父母的宽容,中国家长只能呵呵了。

面对孩子早恋,家长总能够列出一堆不能支持与纵深的理由:担心孩子成绩变差、青春期的恋情无法天长地久、担心孩子过早发生性行为……

但实际上,在如今的中学校园里,学生情侣互称“老公”、“老婆”,手牵手一起漫步,甚至在课堂上眉目传情,早已不再是稀罕事。

一项调查显示,中学生边缘性行为发生的比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牵手已是相对普遍的行为,接近20.95%;其次是接吻,占11.02%;再次是性爱抚,占2.87%,这些行为在17岁时发生最频繁。但对避孕知识,却有92.9%的学生回答不及格,45.8%的中学生对此一无所知。初高中少女堕胎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成了另一个与“早恋”相关的社会问题。

[熊孩子驾到]小学男生写情书:学习不好但长得帅

为什么老师重视,家长监管,但还是屡禁不止呢?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或者换一种角度去思考一下孩子早恋这个问题呢?

其实,早恋是成长的一面镜子

青春期少男少女相互间产生好奇、关注,甚至爱慕之情,其实跟3个月的孩子会翻身,6个月的孩子能坐立一样是非常正常的,也是这个年龄该做的事。

同时,早恋对性别认同也有重要意义。

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异性是自我成长的一面镜子,异性看待自己的眼神,对自己的性别角色塑造非常重要,无疑能坚定自己的性别认同,提升自信心。有研究发现,13—17岁的女孩,如果曾经收到过两三个男生写给她的“小纸条”,她会在以后的成长中更自信;相反,这一阶段的女孩,如果从来没有收到过男生的“小纸条”,即使成绩再好也可能会有挫败感。

当下社会普遍的剩男剩女现象,也和长期以来对孩子早恋的压制有关呢。

父母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留心观察积极开导。青少年一般不原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感情问题,那么家长应从细节方面留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给予关怀和支持。比如,发觉孩子可能因为失恋而沮丧时,主动与孩子谈心,不一定要点破,可以借由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或其他人的故事来开导。

别以爱之名粗暴制止。著名青少年心理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前提是尊重,没有尊重就不算是真正的爱,切忌以爱的名义粗暴制止,引起孩子的反感。如果孩子是被对方的优点吸引,家长就该告诉他,把对对方的欣赏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如果孩子是被对方的外貌或家境吸引,就该提醒他,物质和外在只是表面,内在精神的高尚才最重要;如果孩子只是暗恋对方,就该鼓励他,爱情是双方的,即使对方不喜欢你,也要落落大方地接受和生活。

向美国家长学点“平常心”。家长要以开放的态度接纳“青春期恋情”,如果希望孩子将来获得美满的爱情和婚姻,不想自己的孩子在两性关系上永远幼稚笨拙,那么就该允许他们“练一练”。很多例子表明,家长越是开放坦白地和孩子谈,孩子越是能打破对恋爱的神秘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人们的观念是,美好的初恋是人生当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美国家长认为中学生约会是很正常的事情,这种“平常心”恐怕是最值得中国家长学习和借鉴的。

聪明父母巧妙化解。在孩子早恋问题上,孩子性格不同,每个家长遇到的具体问题也会不一样,这往往需要父母费心,采用各种技巧渗透。拿性行为来说,这确实是需要家长警惕的,在谈话技巧上,建议女儿由母亲来谈,儿子由父亲来谈。比如可以很轻松随意地跟孩子聊天,说今天看到一新闻(或听说过一故事),某某学生怀孕了,去做人流,这对女人来说,身心伤害有多大等等。


    学前教育

    教育扶贫,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未来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