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孩子对一件事物的热爱,可以停留在买相关书籍、玩具和衣服上,也可以变得更加有创造性,这一切,都源于为他提供成长土壤的父母,有没有认真思考:孩子到底可以从兴趣中发展出什么。
作者:Karen Wang
老大马上要满五岁,当我回顾他在过去一年的发展时,发现他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
还记得他一两岁时,去金宝贝的美术课,无论什么内容,大部分时间他都是抗拒的,尤其不喜欢碰到颜料,手上沾了哪怕一点,都要立刻洗干净,并且马上把画笔丢一边。我记得当其他孩子都在画画,或者很愉快地参加活动时,他都是缩在一边,拒绝加入。那时候,我曾认真反思为什么他不摸颜料,是不是平时太注意卫生;也特别耐心地鼓励他尝试,用尽办法调动兴趣,可是收效甚微。每次上课,我和老公都需要鼓足勇气,才能和他一起安坐在教室里看别的孩子玩得欢快。最后,我们决定放弃,再不去上课,当时我接纳了或许他就是这么个孩子,天生不喜欢画画。
他还有一些特点,比如拼图,无论难的简单的,他都不玩,有时候勉强玩一下,他很快就丢开去玩汽车了。闺蜜的孩子大他几个月,当好友把他们家小朋友玩淘汰的24片拼图送来时,我默默收下,心里暗暗有些沮丧:你这都淘汰了,我家这位连9块拼图都不拼。(后来那个小朋友向五百块进军时,我们还是不会拼9块儿……)
就这样,一晃四岁,过程中我曾经贼心不死地把他送去上手工课,一两次后,老师就很认真跟我说:“他不喜欢,别勉强了。”然后我们就默默退班了。心里有过不解,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们都喜欢的艺术手工,他却完全不感兴趣;心里也有过沮丧,觉得这个孩子如此与众不同,我们付出的努力,仿佛只是在一次次证明这是行不通的。即使这样,我和爸爸从来没有表露过对他的失望或要求,在这些尝试中,即使不解也尊重了他的意愿。
四岁多,他突然开始喜欢上恐龙:从开始看恐龙绘本开始,到后来十分专业的恐龙百科和类似书籍。观察到他的兴趣非常浓厚,于是我就又开始了新一轮尝试。除了认真支持着他的爱好:比如找相关绘本或各种科普书籍;我还会找好看的恐龙衣服买上一件;偶尔买一个挖掘石膏,满足他当“古生物学家”的心愿。在此之上,我开始了有预谋的陪玩:买恐龙玩具的同时,我悄悄准备好了画笔和纸张;挖恐龙蛋的同时,我翻出了过去他不愿意接触的拼图;家里可供他创作使用的原材料:剪刀,胶水,橡皮泥,都在触手可得之处;当他开始更深入了解恐龙这个物种时,我开始让他了解有一种工作叫做:古生物学家 (目前这个工作是他最希望做的,因为可以随便挖化石),让他因此产生了小小的憧憬,并比过去更加努力地思考关于恐龙的各类问题。
大半年过去,围绕着恐龙,他发展出很多以往没有的技能:
首先,他对恐龙的了解,已达到可以在博物馆里勘误的水平,几百种恐龙生活的年代、名称、食性和大小都在他脑海里,家里的大人已经没有任何一位可以和他对等。他经常翻出一本书中的某一页,告诉你刚才你说的内容和这本书不一致,而我们只能无数次感慨他的记忆力太好。
第二,他开始玩拼图!不需大人帮助,把每种24片,四种混合的恐龙拼图,快速完成,最近已升级为48片,同样在几次之后可以熟练拼出!
第三,他开始画画,画很多的画!从画恐龙开始,越来越熟练地画出各种生活所见,用画画来讲故事,说心情。他画的那些恐龙,从最开始的四不像,变得越来越有神韵,画面从内容到颜色都越来越丰富。两个月前,他甚至画了一幅一米多长的画,故事的开始是“梁龙先生和梁龙夫人,他们决定生宝宝……”细长脖子的梁龙跃然纸上,身边还整齐地排列着一长串蛋,然后依此类推画面上还出现了:翼龙一家、老鼠一家、蜗牛一家和螃蟹一家。他还很有爱地给他们画上了房子,家里上下几层,很贴心地配备了冰箱,屋外种了葡萄、蘑菇和花草。
第四,剪纸技艺进步神速。他的大部分作品不用任何草稿,随手就剪,从最开始经常剪出的恐龙可能会没脚或者没头,到现在凭空就能剪出一条特征十分明显的恐龙。最近他开始剪生活中看到的:葡萄藤、贝壳、广州塔、小野猪、圣诞树、小驯鹿、雪花……而且剪纸和绘画自然结合了起来,先画后剪,先剪后画的,一旦开始工作,很快就能产生许多有趣的作品,家中作品已是厚厚一沓。
第五,恐龙游戏中收获自信。角色扮演恐龙,几乎每天都要玩,在游戏中,他想要扮演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而通常让妈妈扮演最笨的。游戏中,他会耐心教妈妈怎样摆出爪子的形状,如何模仿恐龙的姿态,认真为妈妈赋予角色(需要是同一年代,相近区域的),然后开始进行各种追捕,反扑,还有“猎食”……有的时候,我们扮演一家人,他也会相应的安排角色、剧情,然后用心表演着自己的角色。《游戏力》的作者科恩博士说过:“游戏,是孩子的工作。”这话不假!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进一步对恐龙的特征有了学习和模仿,更是锻炼了自己的自信心,有了更多的力量感。
就这样,不知不觉,那个不碰画笔,不玩拼图的孩子成了最愿意去动手的那一位,这个过程快乐、专注、充满成就感,没有任何的强迫。兴趣,无论对成人,还是小孩,都是成长最好的动力:过去不愿学习的各种技能,对于我们来说晦涩难懂的恐龙知识,他却如饥似渴,毫无吃力感。现在的他,俨然是个小小的恐龙专家,对自己在这个方面充满信心。这一经历,在他未来的成长路上,将会是一个很好的经验,让他相信,只要专注投入,自己就一定会做好。
读到这个故事,不知你有没有受到启发:孩子自有节奏,或许你会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发现许多和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作为父母,你可以选择比较、焦虑,也可以选择坦然接受不同,并且相信孩子自己的节奏。一方面时不时尝试过去他所不擅长的,一方面细心观察他的兴趣爱好,把技能和爱好巧妙结合起来,帮助他进行更广范的探索。在我家孩子身上尝试的结果,为我们带来了惊喜,你也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