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届金马奖11月26日晚奖项全部揭晓,张大磊导演的《八月》获得最佳影片,冯小刚凭借《我不是潘金莲》把最佳导演收归囊中;这几年偏向于文艺片的范伟在逐渐褪去喜剧演员的本色,这次依靠《不成问题的问题》夺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则产生了双黄蛋,由《七月与安生》的两位主演周冬雨和马思纯分享。
对于观众来说,今年金马奖这份获奖名单,令人感到非常熟悉的名字不多,其中能用“老炮儿”形容的,也只有冯小刚、范伟这两位在电影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从业者了。从主要奖项获得者的年龄来看,年轻人已经全面占领金马奖,这意味着金马奖开始把视线转向电影新生代,也意味着电影创作群体正在更新换代。
不爆冷就不是金马奖,今年最大的冷门当属《八月》,而它的导演张大磊是一名80后。张大磊引起电影业注意,是因为《八月》获得了今年FIRST影展最佳影片,有声音评价他为年轻导演的代表和希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话题电影《路边野餐》的导演毕赣和《冬》的导演邢健,也都是初露锋芒的年轻导演。但像张大磊这样出手不凡擒获金马奖者,还是格外引人瞩目,并从中可窥见发生于内部的悄然变化。
观众对于电影创新的渴求,前几年一直寄托于实力导演的原创性上,但电影整体上的原创能力,并没有给观众一个满意的答案。于是,开始有很多人将眼光转向年轻电影人。年轻电影人在工作时负担与束缚相对要少得多——票房与市场都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问题,有点资金就能启动项目;另一方面,他们敢于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个性、尝试多种风格,这使得观众能够轻易从他们的作品中发现新意与锐度。今年金马奖对于年轻电影人的鼓励,会推动更多年轻电影从业者加快对电影圈的“搅局”。
在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的选择上,本届金马奖“不薄新人”的立场也很明显。《七月与安生》改编自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作为一部IP改编电影,《七月与安生》的面世时间晚了些,但在题材与内容上,明显还是年轻化的。影片在商业性与文艺属性两方面,也找到了合适的落脚点。尽管范冰冰在《我不是潘金莲》中的表演有进步和突破,但还是被周冬雨与马思纯击败。这可以被视为冷门,也可以说周冬雨和马思纯更加贴近“金马标准”,获得最佳女主角,会鼓励这两位年轻演员去创造更丰富的角色。
《六弄咖啡馆》是今年暑假的一部优质青春片,它的清新风格延续了台湾青春题材电影的特质,也灌注了更加有活力的时代元素。影片的主演在角色塑造上形态各异,不容易被个人混淆,但在表演上又整体感很强,使得整个故事显得很完整。林柏宏饰演的阿智是个青春、健康的阳光男孩形象,但人物却不是单调的,随着故事的进展,林柏宏有效地为角色赋予了层次感,获得最佳男配角实至名归。
今年的金马奖获奖名单,内地电影成为绝对主角。但对于这份名单,认同的人更多,极少有批评声音,这和金马奖一向坚持电影质量第一的原则有关。同时,今年金马奖所传递出的年轻化信息,也将在无形中为华语电影的发展产生引领与推动作用——这是它的另外一个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