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新技术领跑脱贫路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12-25

  外面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一踏入“宝岛风情园”温室,葱郁的香蕉树……浓郁的热带风情让人误以为置身南国。要知道这里可是山东东平新湖镇冯洼村,一个普通鲁西农村。

  “这是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占地300多亩,搞种养也搞科研,可观赏也可采摘,是个3A级景区呢。”园区负责人兴致勃勃地说。

  “作为扶贫项目,镇上投入100多万元建了民宿,今后每年都会有占10%的固定收益发到贫困户手中,同时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新湖镇党委书记郭东说。

  不远处的范洼村树林里,村民孙长征正俯身在土里翻腾,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条条蚯蚓,“树下就能养殖,十天半月加一次肥,不占地方,不靠时间,还可以腾出手干点别的活儿。”孙长征说。

  新湖镇经过调研,帮助村里建起了1200多亩的蚯蚓养殖基地。村里成立了蚯蚓养殖股份合作社,贫困户可以入股分红,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拿工资,带动了周边12个村30多个贫困户脱贫。

  这里产业扶贫花样多,养鱼用上了物联网。在霍庄的金岸生态园,10个375立方米的高标准鱼池一字排开,水面上波浪翻滚。鱼池养殖户说,他们采用物联网投饵设备和水底检测设备,能随时换水并净化水质。先进的循环水技术使高密度养殖变为现实,产量更大,收益也更多。目前已生产成鱼40万斤,销售额200多万元,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带动周边5个村的贫困户脱贫。

  精准扶贫、产业带动,新湖镇找准了工作的着力点,在去年463户成功脱贫的基础上,今年又有313户实现脱贫。

  在东平,产业扶贫成为脱贫攻坚主渠道,当地着力培育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畜禽养殖、电商等“十大产业”,探索推行基地式扶贫、农场式扶贫、车间式扶贫、分红式扶贫、家庭式扶贫、融合式扶贫六种模式,让贫困群众精准受益、稳定脱贫。仅今年东平县扶贫专项资金用于产业项目就达4182万元,共策划产业项目48个。


    财经要闻

    重磅!地方违法违规举债将终身问

    资讯排行

    1. 中国传统插花刘艳红老师教你如何辨别新鲜花材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