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

专家5年潜心研究获突破 通过基因修饰干预治疗创伤性脑损伤

来源: 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5-08-05

本报讯(通讯员 孙国根 记者 顾泳)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陈俊教授,联合美国匹兹堡大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大学医学院专家,历经5年潜心研究,在基因修饰治疗创伤性脑外伤研究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

人类大脑实质分为脑灰质、脑白质。脑灰质具有接收、发出各种指令的功能,脑白质负责传导各种神经信号。人体一旦发生脑中度或重度创伤,不仅会造成神经细胞灰质损伤,还可能导致严重的脑白质损伤,破坏神经信号传导,令神经功能长期缺损导致瘫痪或痴呆。过往研究发现,炎症反应是脑外伤后继发性损伤中的重要环节。脑损伤后,损伤区的各种信号微环境会使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发生不同极化,导致白质损伤、神经功能缺损。传统治疗理念是抑制所有类型的小胶质细胞,实现治疗目的,然而效果并不理想。由此,探究脑损伤机制、寻找有效神经保护药物成为多国科学家研究的重点。

陈俊领衔的课题组经长期研究发现:只要用基因修饰方法,便可干预小胶质细胞极化状态。具体来说,人体发生创伤性脑损伤后,通过抑制体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实现长期保护脑白质、减少体内异常神经纤丝蛋白的破坏、增加大脑神经纤维保护层,继而改善神经传导系统。研究组还发现,脑外伤随着时间延长,脑白质损伤程度也会日渐加重,加速护脑细胞死亡的M1型小胶质细胞会增加,促进护脑的M2型小胶质细胞会减少。注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可使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极化转向有益的M2型小胶质细胞表达,从而减轻创伤性脑损伤的炎症,维持脑白质完整性。专家透露,研究将对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疾病具有重大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健康

    七旬婆婆患盆腔腹膜后肿瘤 左腿比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