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秀丽 实习生 刘如冰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大肠癌细胞用药后无法“全军歼灭”的重要原因终于找出来了。近日,中山六院的医生发现了大肠癌细胞的“帮凶”,即一种名为“CSN6”的生物标记物。
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85后”博士方乐堃表示,该研究发现CSN6在肠癌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一种癌基因。打个比喻,如果大肠癌细胞是国王,CSN6就是国王的“守卫”,它帮忙抑制和清除“抑癌基因”。将来如能研发出靶向药物抑制CSN6,也就找到了很有效的治疗肠癌的方法。“不过,现在只是确定CSN6与肠癌的关系,药物研究还需要未来做很多工作。”该科研成果已经于8月10日在国际肿瘤学方面的顶尖杂志《Cancer Cell》上发表,影响因子达23.523。
广州市疾控中心近年的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肠癌是广州恶性肿瘤第二大癌。每年广州市户籍居民中有约2700人新诊断为大肠癌,平均每天新增7.5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