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董子畅)HR-NICE(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综合管理项目日前在北京启动。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指出,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中国大量研究的积累使中国在HR-NICE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所以中国有资本在全球优先发起HR-NICE的行动。
HR-NICE全称为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占到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的51.23%。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主要指轻型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该项目首次提出将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轻型脑卒中在内的HR-NICE人群作为中国脑血管病防控最佳“窗口人群”。
王拥军表示,HR-NICE是目前全球脑血管病防治的重大趋势,也是中国脑血管病防治的国家大战略。目前中国脑血管病的防治现状很严峻,探索中国脑血管病防治的最佳“窗口人群”,是卒中防控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最大程度降低脑血管病危害和疾病负担的关键。
“从治疗效果、成本、依从性等方面综合评估后,确定把HR-NICE人群作为做重要的防治人群,针对这部分人群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迫在眉睫。”王拥军说,中国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390万人,这个庞大的人群是未来HR-NICE面临最大的人群。研究结论指出,中国公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知晓率很低,很多人不去就诊;其被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的比例也较低。基于这个现实,需要迫切在中国建立新的战略来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识别和正确治疗,HR-NICE也是为了响应这个战略而发起的。
王拥军认为,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中国大量研究的积累使中国在HR-NICE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所以中国有资本在国际优先发起HR-NICE的行动。未来几年时间会建立中国HR-NICE临床指南,预计明年1月份由中国卒中学会发起并编写全球第一个HR-NICE的指南。
据悉,项目旨在通过5年时间,逐步建立HR-NICE优先入院制度和专病门诊、出版临床指南和路径、开展医生、患者、公众教育活动,覆盖全国2000家医院、培训10000名神经科医生、惠及百万HR-NICE患者。(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