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

新加坡医学专家:华人不宜多喝牛奶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4-18

新加坡著名肛肠外科专家萧俊。 费婷 摄

中新网成都4月18日电 (记者 胡敏)18日,在“2015中国便秘高峰论坛”上,新加坡著名肛肠外科专家萧俊教授表示,华人不宜多喝牛奶,并称人们摄取过多的高纤维食物,反而不利于肠胃健康。

“华人渐渐在成长后,消化道中越来越缺乏乳糖酶”,萧俊教授表示,缺乏或者缺少乳糖酶,不利于牛奶在体内的吸收和消化,乳糖则直接进入大肠,致使肠腔渗透压升高,使大肠粘膜吸入大量水分,从而刺激大肠引起腹泻症状。

此外,萧俊表示,乳糖进入大肠之后,会被肠内细菌消化产生气体,从而导致腹胀、脚肿等问题。

萧俊以新加坡华人为例,八成以上的华人缺乏乳糖酶。他认为,喝牛奶是为了吸收蛋白质和脂肪,而这些也可在肉类中获取。

萧俊教授来自新加坡富斯肛肠外科医院,是欧亚结肠直肠联盟前主席,其在7岁时患上罕见的肠道癌症,经过长期治疗与抗癌斗争,他取得了胜利,最后从医成为新加坡著名肛肠外科专家。

当天,在论坛上萧俊发表了“膨胀性泻药在便秘的应用”的演讲。在演讲中他说,人们对高纤维食品的认识也存在误区,多吃对肠胃健康并没有好处。

他解释,高纤维食物是难以消化的食物,如将人体肠道比作交通的话,高纤维食品妨碍营养物质的吸收,会导致肠道“堵车”,从而使“方便”变得不方便。

据了解,“2015中国便秘高峰论坛”由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举办。当天,70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临床科研工作者参与该论坛。(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健康

    七旬婆婆患盆腔腹膜后肿瘤 左腿比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