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港澳台 > 台海动态 >

曾兴隆干实事服务街坊 坚持每日落区接触街坊

来源: 大公网 发布时间:2015-09-18

图:民建联社区干事曾兴隆为亲身感受地区问题,迁居联和墟/大公报记者许嘉信摄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大公网9月18日讯(记者许嘉信)“成功非侥幸”,这句话对服务联和墟四年的民建联社区干事曾兴隆来说,确实感受深刻。上届区议会选举“空降”出选联和墟选区的他,虽然未能“跑出”,却令他服务社会的志向更坚定,决心要为街坊做实事,以“贴地”的工作表现争取支持。曾兴隆强调,地区工作多元化,除了要身兼多职,更需身同感受,才能有效地为街坊解决问题。

  现年29岁的曾兴隆,大学时期修读社会政策及行政学系,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便已加入民建联,在油尖旺区担任区议员助理;之后又分别报读中大社工硕士课程,以及民建联与香港专业进修学校合办的“新一代政治专才文凭课程”。2011年,曾兴隆开始在联和墟服务市民,他参选区议会虽然最终落败,仍得到四成选民的支持。

  坚持每日落区接触街坊

  参选的经历令其更坚定服务社区的志向,回望过去四年间一步一步夯实下来的地区工作,曾兴隆深明“选票是要一票一票辛苦打回来”的道理,因此坚持每日落区接触街坊,“街坊连你都不认识,你怎能帮他们反映意见?”

  “态度决定高度”!曾兴隆认为,要做好地区工作,亦需要正确态度,做到“心胸广阔、做多不做少”。他说,自己虽然服务联和区街坊,但会视全港市民为服务对象,曾经有来自沙头角和将军澳的居民主动要求帮忙,他都乐意提供协助,笑言自己像黄大仙一样“有求必应”,“不像某些议员那样,目光狭窄,只顾处理自己那几幢楼(选区),旁边那幢的人已经不愿帮助。”

  曾兴隆说,自己视街坊如亲人,而非普通求助人,会用心尽力记住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甚至会叫得出他们的名字;又会透过会员知道街坊的生日,打电话问候对方,甚至送上生日卡。他认为,自己对街坊的心,相信街坊会感受到:“他们初时或者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但他们会因此而更加记住你。”当办事处出现问题时,街坊反过来伸出援手:“办事处的冷气上个月坏了,需要找人维修。街坊知道后互相打听,之后有位师傅主动拿着梯和材料来修理,他只是收我材料费。”

  迁联和墟亲身感受问题

  为了方便工作,曾兴隆最近由上水搬到联和墟居住,期望拉近与街坊的距离,自己亦更能感受到街坊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他坦言,“身同感受”能够增加自己的说服力,对处理地区工作绝对有帮助:“我与街坊住在同一社区,他们遇到的问题,我也会遇到,所以会更清楚街坊的情况。我是以第一身的角度反映社区问题,社区好,我和街坊都能受惠。”

  社区干事的工作,岂止开会和落区?曾兴隆说,自己平日需要一人饰演多个角色:“有时后要做交通调查员,数巴士和小巴班次;有时候要做苦力,搬运物资。既要做访问员,致电街坊,询问他们近况;也要做杂志编辑,思考如何把派给街坊的工作报告设计好。”

  曾兴隆认为,对街坊而言,社区干事就像电视机一样“入屋”:“家家户户都需要,为居民提供包罗万有的资讯,方便易用。”他又笑言,自己具备一条良好“天线”,定时向街坊汇报巴士路线开通时间表、工程开展进度等消息,让街坊能够顺利接收到“讯号”。

 
 

    台海动态

    国防部:搞“台独”就是死路一条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