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专责小组经过两个多月调查,昨日公布初步调查结果,指出启晴邨及葵联邨二期食水含铅的主要原因是锡焊接物料含铅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大公网9月26日讯(记者曾敏捷)铅水风波令港人忧心忡忡,调查食水含铅超标专责小组终于揪出“铅凶”,证实铅水超标是锡焊接物料含铅所致,启晴邨康晴楼焊接位含铅量达41%,高于英国标准585倍。专责小组认为持份者对焊接物含铅的后果认知不足,建议落实四大措施,包括加强工地检测、中央采购焊料等,杜绝铅患。专责小组稍后会再巡视其他铅水邨,预期十月提交最终调查报告。
铅水事件引起全港关注,专责小组经过两个多月调查,昨日公布初步调查结果,指出启晴邨及葵联邨二期食水含铅的主要原因是锡焊接物料含铅。专责小组委员陈汉辉指,专责小组在两个屋邨的三个供水链拆除134件部件,进行释出测试、物料分析、数学模拟和铅同位素分析。释出测试结果发现,在启晴邨康晴楼供水链中,铜合金闸掣、水龙头和直径少于76毫米的铜喉及锡焊都有铅释出,其中焊接位的释出量最高,含铅量达41%,高于英国标准0.07%含铅量的585倍。
工艺不佳致焊料入喉
陈汉辉解释指,有焊接位工艺不佳,导致焊接物进入喉管内,当焊料中的铅在铜管内遇上水,会发展电偶腐蚀过程,令流经的食水含有铅离子,而铅离子同时会和水中的碳酸盐及氢氧化物产生化学作用,形成沉积物,故我们会看见水管剖切面有灰白色杂质,简而言之,焊料中的铅及铅沉积物都会令食水含铅超标。
专责小组另一个主要结论是铜合金水喉装置虽亦有释出铅,但不致令食水含铅量超标。陈汉辉指,根据英国标准,闸掣、水表和水龙头等铜合金水喉装置允许含有小量铅,而专责小组在24小时释出测试结果基础上,进行数学模拟计算,显示若只有铜合金装置释出铅,释出量是2.7微克/公升,低于世卫标准10微克/公升。专责小组的铅同位素分析亦证实水中的铅来自含焊接物。
专责小组亦检测了供水系统所有部件的镉、铬及镍释出量,只在启晴邨康晴楼单位的厨房和洗衣机水龙头检测到镍,但放水一至两秒可以将镍冲走。
发现料适用其他屋邨
小组主席兼水务署副署长黄仲良称,其他食水含铅屋邨的供水链设计,与启晴邨及葵联邨二期的设计相若,焊接物同样含铅,相信今次的调查发现适用于其他屋邨,稍后会到有关屋邨视察。专责小组预期将于十月发表最终调查报告。
专家小组认为业界及相关持份者对焊接物料含铅的后果认知不足,为防止日后有同类事件发生,提出四大建议,包括提升水务工程工地的检查及测试制度,在工程期间安排屋宇装备督察,定期到工地检查喉管装置、有系统地用快速测试检测试焊接位是否含铅等;房委会亦要研究是否由中央采购焊接物料;水务署会检讨1975年制订的水务条例。专责小组又提醒市民如果水喉无用几小时或更长时间,要先行放水两分钟,并且避免在水龙头取热水来饮用或煮食。
房委会在七月首先发现启晴邨食水含铅量超标,于是分阶段对2005及之后落成的公屋屋邨抽验食水,至今共发现11条屋邨食水含铅量超标。房署正陆续安排涉事承建商为受影响屋邨安装临时供水喉管及安置除铅滤水器,医管局则安排受影响居民验血。此外,政府先后成立了三个委员会就铅水事件的成因、责任等进行调查及跟进,由水务署领导的专责小组首先完成初期调查,会用作另外两个调查小组的参考。
居民盼尽快安排换喉
铅水风波发生近三个月,受影响屋邨居民饱受困扰,要求政府尽快安排全面换水喉。房委会公屋食水质量控制问题检讨委员会将于下周二的会议加插议程,讨论水务署专责小组报告。身兼委员会成员的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郭伟强促请当局尽快交代详细的补救措施。
装滤水器始终不放心
调查公屋食水含铅量超标问题专责小组调查确认“铅头”是含铅焊料,但会上未有回应会否全面更换食水喉管及推减免水费等措施,首条卷入铅水风波的公屋启晴邨,不少居民均对此表示不满,期望政府尽快安排全面换喉。居于赏晴楼的施太指,邨内现时已每层接驳临时供水喉管,承建商亦替他们安装了滤水器,但居民对于食水安全始终不放心,由于其十个月大的女儿被验出血铅超标,故一家三口至今亦只敢饮用樽装水,“洗菜煮饭都会用过滤咗嘅水,但成日用都唔知会唔会很快就坏,走廊啲水又好浊喔,大部分街坊都不敢用”。
房委会检讨委员会将于下周二开会,主席张达棠透露,原定议程是委员会见不同团体,听取他们对于铅水事件的关注,他会建议加插议程,讨论水务署专责小组报告,希望进一步了解报告内容,并参考报告对房委会的建议,以完备检讨委员会的中期报告。
身兼检讨委员会成员的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郭伟强促请当局,尽快交代详细补救措施,保障市民食水安全。他认为水务署专责小组的调查结果反映房署在监管供应食水系统材料方面把关工作有漏洞,认同房署外判工程时须派员做好监督,而水务署亦有责任修订现行条例,以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