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民建联昨举行第三场圆桌会议,以“香港民生的困局与突破”为主题,邀请14位各界精英代表出席各抒己见/大公报记者林少权摄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大公网11月4日讯(记者文轩)民建联最近半个月一连举行三场圆桌会议,广邀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与业界代表,就香港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出路作深入探讨。昨日第三场圆桌会议圆满结束,民建联主席李慧琼强调,改善民生要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但发展经济亦必须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只有让市民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社会才会稳定,繁荣才会持续。李慧琼表示,举办会议的目的是希望社会各界放下政治争拗,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民建联将会参考三场会议的意见,就《施政报告》和《财政预算案》向特区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民建联于上月24日及30日先后举行两场圆桌会议,分别以“香港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路径选择”和“香港传统产业的优势与出路”为主题。昨日下午举行的第三场会议与前两场一脉相承,以“香港民生的困局与突破”为主题,邀请14名各界精英代表出席,包括身兼行政会议成员和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主席陈智思、中原集团创始人兼董事施永青、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荣休教授周永新、香港房屋协会主席邬满海、市区重建局主席苏庆和、安老事务委员会主席陈章明、香港医学会会长兼汇贤智库副主席史泰祖、民主思路召集人汤家骅、新思维副召集人黄成智、中央政策组全职顾问王卓祺、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副教授刘国裕、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行政总裁邱浩波、国泰君安国际董事总经理兼研究部主管刘谷、威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潘伟骏。
综合各界意见提政策建议
李慧琼在开场致辞时表示,民建联举办三场圆桌会议的目的是希望社会各界放下政治争拗,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民建联亦会参考社会各界的意见,就《施政报告》和《财政预算案》向特区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李慧琼亦主动谈及香港现存的多项困难。她说,香港在经济和民生方面,存在多个共同的问题和挑战,“头号共同的挑战就是土地供应不足”。她指出,土地供应不足导致工商业经营成本增加,亦令市民住屋难、置业难,在楼价不断上升的同时,令市民的居住质素不断下降。她表示,开拓更多土地是香港一项长期的工作和挑战,希望透过开发土地,令市民生活质素全面提升。
除了土地问题之外,李慧琼指出,香港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2041年香港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数的32%,社会养老负担不断增加,为公共财政和服务带来隐忧;此外,香港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社会向上流动性减弱,青年就业和发展所面对的困难,医护人手严重短缺等问题亦一直困扰着香港社会。
“以上这些既可以说是民生问题,也可以说是经济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就可以同时促进经济,改善民生,否则就会出现民生和经济互相拖累的恶性循环。”李慧琼强调,改善民生要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但发展经济亦必须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只有让市民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社会才会稳定,繁荣才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