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邓竟成在呼吁大家从正面去思考,为“一地两检”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大公报记者文轩摄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大公网3月14日讯(记者 石璐杉 文轩)高铁追加拨款通过后,如何解决“一地两检”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全国政协委员、前警务处处长邓竟成在京接受《大公报》专访时指出,香港人因为历史遗留的问题,很注重“两制”,一听到“一国”就“杯弓蛇影”。“深圳湾口岸可以做‘一地两检’,为何不可以在高铁总站做?”邓竟成强调,“一国”和“两制”都有规有矩、有法律,他呼吁大家从正面去思考,为“一地两检”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拉布”多时,高铁追加拨款终在全国“两会”期间通过,这一消息亦引发在京的港区代表委员热议。高铁现时“万事俱备”,仍欠“一地两检”的东风,但对此香港很多人仍存有疑虑。邓竟成表明,香港人因为历史遗留的问题,很注重“两制”,一听到“一国”就“杯弓蛇影”。“其实大家不需要太过担心,‘一国’和‘两制’都是有规有矩、有法律。”他表明,大家必须正面去思考,如何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实现“一地两检”。“深圳湾口岸可以做‘一地两检’,为何不可以在高铁总站做?”邓竟成指,美国和加拿大之间也有“一地两检”,关键是在实施时必须在法例方面清楚列明责任。
议员激进行为成了坏榜样
除了“一地两检”,香港还存在不少有关基本法和“一国两制”的争议,邓竟成强调,“作为香港市民,我们必须尊重我们的社会制度。”他说,这不仅包括特区政府的制度,也包括香港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然而,近年“本土”思潮冒起,部分年轻人在身份认同上愈趋混乱,两地关系亦出现不少矛盾。邓竟成表明,在中英谈判开始前,很多拿着英国海外公民护照的香港人也会问,“我是香港人,还是英国人?”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我究竟是中国人,还是香港人?”他指,香港经过一百多年的殖民地时期,而《中英联合声明》签署至今仅30馀年,“这对于一个地方政权的转变其实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因此,邓竟成认为,要解决这一转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的是时间。
但在时移境迁的过程中,邓竟成所着重的制度不断受到挑战,立法会的乱局便是一例。“所有的制度,某种程度上都是为守规矩的人而设,香港现在搞到什么事都要重门深锁,大家都不想见到。”邓竟成表明,立法会功能重要,议员有神圣的责任,执行议员工作。他认为,议会就是根据订立下的规矩议事,若有任何人不遵从这一大原则,而是采取“拉布”等极端行为,导致有需要的拨款无法通过,对香港将造成很大的危害。他亦批评部分议员在立法会内的激进行为更对年轻人做了很坏的榜样。
土地运用要有清晰政策
争拗在议会内外一直持续。身为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委员会主席的邓竟成亦经常面对保育与发展的难题。邓竟成说,他在香港行山时,有行山客告诉他:“郊野公园一寸都不能少”;但回到市区就有人问他:“郊野公园究竟是给马骝住,还是给人住?”他感叹,现时似乎分成两个阵营,一班说要住屋,一班说要保育,两边绝对对立。但在邓竟成看来,其实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他认为,政府在土地运用上,一定要有相对清晰的思维和政策,考虑到不同的持份者以及土地使用情况。“政府要有宏观整体的考虑,大家一起商议,作出政策决定。社会也不要在政策未出台之前,就说什么都不行。这样做,城市才能进步。”
吁年轻人保持独立思考
【记者石璐杉、文轩】从“占中”到旺角暴乱,示威者激进行为不断升级,警方近年面对极大的挑战和冲击。身为前警务处处长,邓竟成表明,在现时的环境下,他接触到的绝大部分市民,也包括很多年轻人,仍然支持政府、支持警队。“大家都清楚知道,香港的稳定,有赖警队,也有信心警队能够维持整体的治安稳定。”对于现时很多年轻人被社交媒体煽动参与违法行动,邓竟成呼吁港青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尊重法治,在跟风行动之前,有理性客观的决定。
近年致力青年工作的邓竟成指出,他与年轻人沟通、交流的时候经常强调,任何人都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明确的原则和底线,而不是未思考就认定某件事是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他鼓励年轻人在这个大原则下,做独立思考:究竟什么事对你自己和你所处的地方是最好。邓竟成说,“本土派”亦声称想香港“好”,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绝非如此,赶客示威和暴乱不仅令零售、旅游受损,更严重冲击法治。
而“本土派”擅长网上组织和煽动,很多年轻人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跟风行动。邓竟成寄语年轻人,做任何事前要思考,从道德、法律角度去考虑。他亦希望,年轻人应该与家人、老师、朋友多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做一些事让事情恶化。“最重要的是合法,要以香港繁荣稳定为大前提。”
制服团体训练培育成长
【记者石璐杉、文轩】警队前“一哥”邓竟成退休后专注青年工作,去年开始更担任香港青少年军咨议会成员。他在访问中不忘大力“推销”青少年军,强调每个青少年有机会都应该去参加制服团体的活动,认为这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纪律和团体意识,并且尊重制度。
“每一代的年轻人都会反叛,都会对社会有意见。”邓竟成指,尤其是现在的科技演变,年轻人未必与社会环境相契合。他认为,面对如此多资讯的冲击和如此大的改变,今时今日的年轻人是相对辛苦的。邓竟成说,现在政府和社会上有很多有心人致力于令年轻人多些了解国家和香港的工作。
扩大加深加强青少年工作
邓竟成指出,最近在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小组讨论时,委员们也因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报告,聚焦讨论如何强化青少年工作。在邓竟成看来,这一工作必须继续扩大、加深和加强:扩大,就是组织多些年轻人到内地参访;加深,即在访问参观的过程中,不单是讲国家发展和未来如何,更要突出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港青有些什么机会;回港之后,则要加强延续性,组织这班年轻人,继续让他们就国家新的发展进行调研,令港青对国家有归属感。“传递一个信息:国家需要他们,他们也需要国家。”
对于有建议提出香港年轻人未来亦可申请成为外交官或是加入解放军,邓竟成坦言,任何提议都可以考虑,但香港回归之后,部分问题比较敏感,“不要说解放军,青少年军就已经被指是‘洗脑’。”他说,未来要视乎大局,在适当时候将这些范畴拓阔一些。
团队形式交流拓阔视野
就青少年军的争议,邓竟成亦坦然面对。“我们是一个新的组织,有些担心在某种程度可以理解的。”但他指出,青少年军的大前提是公开的,亦不断向学校、老师推介他们的理念,争取他们的理解和认同。邓竟成说,每个青少年有机会都应该去参加制服团体的活动,这将令他们知道纪律,尊重团体,从而尊重制度。而透过团队形式的交流,年轻人也可以增强信心和沟通能力,训练领导才能,拓阔视野。
政协暴走族鼓励多做运动
【记者 石璐杉】警队前“一哥”邓竟成(邓sir)2013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他感叹,参与政协的工作,见证国家一年一年在进步。比如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他很高兴看到提出重视公务员履职能力,并增加了奖金制度、法律顾问制度等新思维,配合公务员改革、依法治国的需要。而国家的“十三五”规划更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在京的半个多月时间中,邓sir亦不忘加紧“操fit”,“我喜欢走路,每天七点半你还未起身的时候,我已经走了10公里,一万六千多步,相当于132层楼的高度。”邓sir很开心今年多了政协委员加入他的行列,从驻地贵宾楼饭店步行到人民大会堂开会,“我讲笑话我哋系‘政协暴走族’”。
邓sir也鼓励年轻人多做些运动,“只爱上网而不思考是不行的,在运动过程中反而可能有些思考。”访问当日,正值下午有政协全体大会,结束时,邓sir匆匆步入电梯,“我现在要行过去大会堂了,哈哈,我行路仲快过佢哋坐车!”
大公报3月14日A10版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