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港澳台 > 台海动态 >

民生无小事:特首近年民生政策新亮点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4-28

\

  图:胡太一家四口生活捉襟见肘,女儿的愿望,如到主题乐园游玩,也无力实现/大公报记者张月琪摄

  编者按:立法会上拉布,闹市中“踢喼”,甚而一再武力佔领、冲击法治……反对派无所不用其极地阻挠施政,特区政府举步维艰。然而,过去数年,特区政府仍然迈出缓慢但坚定的步伐,先后推出长者生活津贴、两元乘车优惠及其他惠民政策等,数字显示,香港的贫穷人口少了,长者出游也多了;五月起,低津又开始接受申请了……本系列从特首梁振英所提倡的“民生无小事”角度出发,看看这些民生政策如何切实有效地服务市民。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4月28日讯(记者 张月琪)游泳班、画画班对大部分儿童来说,可能是“随手可报”,但因经济问题,家庭收入有限,胡太的六岁女儿从未有机会参与。胡太一家四口居于深水埗劏房,倚靠丈夫1.3万元月薪维持生计,将于下月三日接受首批合资格人士申请的“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胡太一家可望获得最高每月2600元津贴,不但有助减轻经济压力,女儿更可报读兴趣班,增加学习机会。有协助低收入家庭的区议员指出,大多数家庭计划将津贴款项用于子女学习用途。社福团体形容低津计划是一个“突破”,以恆常资助鼓励基层市民就业。

  下月起分三阶段接受申请

  低津计划将于下月三日起,分三阶段接受申请,第一批在五月接受四人或以上家庭申请,第二批在六月接受三人家庭申请,第三批在七月接受二人家庭申请。首轮申请的申领期均以2015年11月起计,合资格的四人家庭将获发放六个月的津贴金,三人家庭与二人家庭分别一笔过领取七个月及八个月的津贴金。首轮申请之后,申领期将划一为六个月。政府估计,低津计划每年开支约为29亿元,20万个基层家庭涉及约70万人受惠,其中17万人是合资格儿童,整体贫穷率可望降低两个百分点,儿童贫穷率大幅降低4.2个百分点。

  胡太育有两名分别六岁及接近一岁的女儿,丈夫任职厨师,四口家庭居于深水埗一个面积百多平方呎的单位,月租约4200元。胡太称,单是房租连水电费等,每月开支已要5000多元,“现在物价贵,房东一早已说会加租,我们之前都有申请关爱基金,但那些资助是一次性,虽然有帮助,但下次未必再有。”

  鼓励自力更生减家庭负担

  生活捉襟见肘,女儿的愿望,例如到主题乐园游玩,胡太无力实现,“六岁女儿说,同学可以去,为什么我们不去?”低津实施后,胡太预计最高每月可获2600元津贴,她形容,金额虽不算多,但起码可减轻租金负担,女儿不但可望如愿到主题乐园,她更已计划,让从小喜欢游泳与绘画的女儿参加兴趣班,增加其学习机会,“我曾格价,一些非牟利团体游泳班,也要1200元10堂,私人团体可能要2000元才10堂,津贴可以让女儿学习不同东西。”

  胡太认同,低津计划可鼓励一些期望自力更生的人士工作,在收入以上加一层津贴,但她希望对劏房户有更大的津贴金额,“公屋户不用负担(昂贵)租金,津贴基本已可代缴租金,但我们租金贵一倍,希望政府可以再‘阔佬’些”。

  民建联近月于九龙东举办多个关于低津的研讨会及街站,观塘区区议员柯创盛表示,居民反应正面,有六、七成向他反映意见的居民称,津贴金额可让子女报读功课辅导班,增加儿童学习、生活资源。他称居民倾向自力更生,低津计划正好鼓励他们就业。不过,他指低津计划宣传不足,部分市民直至他在街站宣传时才得知计划,期望政府可再加大宣传力度。

  社福团体:恆常补助是突破

  低津计划下,受助家庭的每名合资格儿童可获发放最多全额800元津贴。工联会东区区议员郭伟强认为,金额虽不算多,但至少可让小朋友报读兴趣班、“买件靓衫”,看似微不足道,但已可为基层家庭小朋友增加接触不同事物的机会,亦可改善小朋友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更有自信。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社区干事吴卫东形容,今次实施低津是一个“突破”,关爱基金虽有不同计划帮助同一群众,但全部是一次性援助措施,今次政策是恆常扶贫措施,既帮助到非综援住户,也针对有儿童的家庭。计划最大好处是鼓励自力更生。

  梁振英政府着重扶贫惠基层

  图:梁振英(中)早于竞选政纲承诺,“研究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生活补贴”。图左为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右为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资料图片

  现届政府致力扶贫,要数“代表作”,少不了下月接受申请的“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特首梁振英早于竞选期间,已在政纲承诺,“研究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生活补贴,减轻在职贫穷及跨代贫穷问题”,最终政策去年初获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拨款,下月起接受申请,估计70万名基层市民受惠。

  扶贫为现届政府工作重点,梁振英于竞选政纲32页提到,“研究通过社会制度建设,纾缓在职贫穷及跨代贫穷问题,特别关注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境况,例如评估最低工资实行后对减轻在职贫穷问题的成效,研究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生活补贴,减轻在职贫穷及跨代贫穷问题”。

  鼓励就业 助改善生活

  梁振英将计划纳入2014年的施政报告,去年1月16日财委会通过了拨款,劳福局正式起动“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计划”,成立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的办事处。

  津贴金额按申请人家庭月入分配,全额津贴每月入息上限为家庭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的一半,高于一半而不多于六成获半额;如申请家庭每月工时达144小时,可获基本全额600元或半额300元津贴;若工时逾192小时,全额为1000元、半额为500元;每名儿童不论父母工时长短,可获全额800元或半额400元津贴。

  计划于下月三日正式接受申请,计算津贴时间可追溯至去年11月开始,每一次的申请期限以过去六个月为基准。政策一方面要鼓励在职贫穷家庭继续就业,多劳多得;第二,是要帮助儿童脱贫,改善生活,处理跨代贫穷的问题。为鼓励就业,计划不设居留要求,任何持单程证来港定居的内地人,只需找到工作就可申请,预计将于2017年中、即计划推出约一年后作全面检讨。

  工时不足 申请交津更理想

  图:吴卫东认为,低津实施可算一大突破,既帮助到非综援住户,也针对有儿童的家庭减轻负担\大公报记者张月琪摄

  【记者张月琪】“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鼓励基层市民多劳多得,但首次推出,在申请方面则要注意不同事项,若果每月收入高于入息上限,或工作时数不足等,申请交通津贴(鼓励就业交通津贴计划)所得的金额或高于低津。有社区组织干事称,申请需要每个家庭成员资料及入息等,填表也要花上近两小时。

  社区组织协会社区干事吴卫东表示,低津申请涉及所有家庭成员,四月已有不少居民找他们协助填写,但由于填写一份已需要花近两小时,故只可以协助到少于30%的求助者。“申请表要所有家庭成员的资料及入息等证明,而且‘散工’要逐天填写工作纪录,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填写。”

  吁保存半年入息纪录

  吴卫东提醒,市民要保存好过去半年的工作及入息纪录,亦要留意工作时数及入息上额,“如果入息过高,可能只有500元津贴,那申请交通津贴还会高100元。若果好似二月份,只有29天,又有数天新年假,散工时数未必达标,亦可能申请交津更为理想。”

  虽然政策鼓励基层市民自力更生,但仍有部分人士未能满足,吴卫东续指,低津主要针对家庭,未能满足单身人士,尤其于同区工作的单身人士,既不能申请交通,又未能受惠低津。他又表示,申请低津人士若有同住的长者,该名长者亦要扣减长者生活津贴,间接为家庭造成负担。吴卫东希望,政策推出一年后,政府可以检讨有关问题,令更多有需要人士受惠。

    台海动态

    国防部:搞“台独”就是死路一条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