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港澳台 > 台海动态 >

启航计划为护理界吸新血 初生犊不畏苦扛起人之老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5-09

\

  图:年轻学员慢慢与长者建立亲密、互信关系,更感受到院舍工作的人情味浓厚。图为学员黄咏仪与长者/记者蔡文豪摄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5月9日讯(记者 叶汉亮 张月琪)香港人口步向老龄化,社福护理界的需求不断上升。有志投身业界的青少年可透过政府去年推出的“青年护理服务启航计划”(启航计划),获得在院舍工作机会,同时接受培训课程,迈向专业事业阶梯。有启航计划学员称,院舍工作后感到“人情味重”,护理工作不是想像中辛苦,认为香港面对人口老化问题,社福护理界的发展空间大,适合年轻人作为事业发展路径,身体力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政府去年推出“青年护理服务启航计划”(启航计划),提供就业及培训机会予青少年加入社福护理界,为行业注入新血,计划反应正面,不少青少年透过计划加入社福护理界工作,同时接受两年兼读的培训课程。21岁的启航计划学员英光劭表示,去年成为启航计划学员,开始在安老院舍工作,日常主要工作负责替院友梳洗沐浴、餵食、扶抱、替换尿片等,而部分复杂程度较高的工作如注射、换尿喉等则由院舍护士负责。

  “将心比己想老人家舒服啲”

  “你点对人,人哋会体会到”英光劭点出,作为护理员的基本工作态度。护理员的工作少不免要清洁院友的大小二便、为院友处理伤口、沖凉抹身等,只要有同理心,做到“将心比己”,心想“快啲帮老人家搞乾净,佢哋快啲舒服”,便无惧这些所谓厌恶性工作,同时慢慢与长者建立亲密、互信关系,更感受到院舍工作的人情味浓厚。

  由于爸爸在惩教署工作担任精神科护士,常教导他“即使是犯人,佢哋都有尊严”。英光劭希望,他的工作令在院舍生活的老人家同样感到受尊重、有尊严。他说,试想像你亦会有需要被人照顾的一天,同样希望自己受到尊重,活得有尊严。

  学员以兼读形式修读护理

  启航计划学员除在院舍工作外,他们均需要兼顾学业,以兼读形式修读护理、康復等相关课程。19岁的启航计划学员黄咏仪,每天早上五时多便爬起床,由屯门居所赶往石硖尾的院舍工作,每逢星期一、三则要上学,生活虽然忙碌,但她十分享受,坦言“半工读”生活不辛苦。

  黄咏仪表示,家人、朋友都十分支持她加入护理界,而家姐亦是启航计划学员,当工作、学习遇上困难时,两姐妹不时会讨论交流,希望改善工作技巧、克服学习上困难。她又说,记得第一天在院舍上班感到既紧张又兴奋,而院舍的长者都十分友善,不时与她说笑,及分享生活轶事,慢慢与院舍的长者建立互信,感到工作十分愉快。她分享指,日常工作包括量血压、量体温、消毒用具、为长者准备膳食、协助长者做伸展运动等,未来目标希望可持续进修,就读护士课程。

  为青年提供入行就业机会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服务总监黄翠恩指出,本港的安老护理界从业员大部分是中年人士,部分甚至是50岁以上员工,行业处于老化阶段,但有兴趣入行的年轻人却不知入行途径,而计划正好作为一桥樑,一方面为青年提供入行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为行业注入新血,带来动力。

  循道卫理杨震社会服务处计划主任(青年护理服务启航计划)郑毓彤表示,护理行业的工作性质可服务市民、回馈社会,十分有意义,对刚投身社会、缺乏社会经验的青少年而言,计划有一定吸引力,助青少年成为社福护理界的一员。

  “白纸一张”需社会给予机会

图:启航计划助青少年成为社福护理界一员。左起郑毓彤、黄咏仪及练诺恩

  启航计划的年轻学员为社福护理界带来生气活力,纾缓人手不足问题,不过并非所有院舍愿意招收年轻学员。营办启航计划机构称,年轻学员普遍较被动,不会主动发问,而教导这类学员工作时,需花费较长时间,耗用院舍不少资源,相反聘用中年妇女普遍“很快上手”,同时部分年轻人有迟到、态度语气不佳等问题,令部分院舍却步,不愿接受年轻学员。

  黄翠恩指出,年轻学员普遍要用较长时间培训,他们才能独立工作,或处理较复杂事项,中年妇女可能只要一、两星期的简单教导,已很快可以独立处理不同工作,有部分院舍认为,收了年轻学员不但帮不了手,反而要用人手去照顾他们,所以并不是所有院舍愿意招收。

  循道卫理杨震社会服务处、负责指导启航计划学员的导师练诺恩则表示,普遍年轻人较为被动,即使遇到问题都不会主动发问,例如替长者盛饭等较为简单的工作,都需要细心指导,工作指引要尽量清晰详细。不过他们在一段时间适应后,都会主动帮忙,同时不少学员的责任感强,即使身体不适仍坚持上班工作。

  练诺恩认为,年轻学员如“白纸一张”,欠缺社会经验,需要社会给予机会。

  年轻人爱创新 朝气满院舍

  图:紫云间沁怡护养院学员与院友举办“长者时装比赛”活动,为院舍带来欢愉气氛\相片由基督教香港信义会提供

  社福护理界人手紧张,护理员年龄趋中年化,缺乏年轻护理员入行,长期而言,护理界会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服务总监黄翠恩指出,青年护理服务启航计划确实为护理界纾缓人手不足问题,而年轻护理员充满朝气及创意,不时提出创新建议,过往曾举办“长者时装比赛”,为业界增添活力,令院舍环境更融洽。

  黄翠恩表示,未有启航计划前,社福护理界的人手明显不足,过去两、三年即使动用20至30万元去宣传招聘,但仍长期欠缺人手,员工的工作量大,而启航计划后,空缺情况下降,不但纾缓了人手紧张问题,同时年轻学员加入,亦令院舍气氛、工作环境更有朝气。

  学员如孙仔 长者乐沟通

  她指出,年轻学员在院舍工作时,往往较受长者欢迎,彼此产生微妙的化学作用,“长者容易与年轻学员融洽相处,常会把他们当作孙仔、孙女,十分喜爱与他们聊天谈心”。

  她举例指出,曾有一名约20岁的青年护理员加入院舍工作,很快已取得院舍长者的信任,不少长者指定要该名青年护理员帮忙,瞬间成为院舍的“王牌”,深受长者欢迎,而该护理员工作积极勤奋,可以独立处理较复杂的工作。

  她又说,年轻学员充满活力及创意,不时为护理界带来创新意念,如曾有年轻学员提议举办“长者时装比赛”,把长者分为不同组别,利用环保或循环再造物料为长者“扮靓”,护理员与长者在院舍进行别开生面的派对。

  循道卫理杨震社会服务处计划主任(青年护理服务启航计划)郑毓彤表示,社会往往容易将年轻人标籤为“唔捱得”,其实年轻人刚投身社会,缺乏社会歷练,在面对困难时,需要人扶他一把,在启航计划中的学员,大部分工作态度正面、积极,对行业有热诚。

  政府投1.47亿 去年七月推出

图:启航计划提供就业及培训机会予青少年

  为推动青年人加入安老长期护理行业,政府在2013年透过奖券基金拨款展开一项“先聘用后培训”先导计划(即“青航计划”)。计划下共有108名学员已註册成为保健员,截至2015年12月底,青航计划仍有92名学员,当中39名已经完成政府资助入读的两年制兼读文凭课程,其馀53名仍然在学。已离开“青航计划”的学员共有119名,其中部分在离开计划时表示,会继续在社福界护理行业工作或修读其他相关护理课程。

  在“青航计划”推行的基础上,政府于去年七月推出“青年护理服务启航计划”(启航计划),投放约1.47亿元,扩大及延伸计划至康復服务,鼓励青年人投身安老及康復护理服务,在未来数年提供共1000个培训名额,计划首年便有180位学员加入计划。

  “青年护理服务启航计划”(启航计划)的每名学员会在其受聘的单位工作每周44小时(包括用膳时间);于2015至16年度入职护理员的学员将获发每月9,900元为起薪。当学员成功註册为保健员,每月月薪将提升至11,890元。

  由非政府机构营办

  青年学员在入职后,将获安排在一间认可的训练学院修读两年制的兼读课程;课程费用将以先垫支后发还的模式处理。学员成功完成每年的课程并获训练学院发出证书后,课程费用将按年发还。

  学员在完成两年制兼读课程后,将可获认可达到资歷架构第三或第四级别的学歷,有志在护理服务继续发展及符合相关资格的青年人,可在多元技能资歷基础上,再自行修读其他课程如护士或管理课程,继续在社福界事业阶梯上向前迈进。

  社署已选出五间非政府机构营办启航计划,包括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基督教灵实协会、循道卫理杨震社会服务处;而香港明爱、东华三院则在2016至17年度开展服务。18至25岁已完成中五课程或拥有相等学歷的青年,可透过以上机构报名参与计划。

    台海动态

    国防部:搞“台独”就是死路一条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