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大公网9月12日讯(记者文轩)2016年初香港发生多宗学生自杀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民间智库“政贤力量”昨日就港人抗逆力发表最新民调报告,结果显示市民普遍抗逆能力不高,面对危机或逆境时容易出现负面情绪。该智库主席苏祉祺提出四招增强抗逆力,又指近年香港社会趋向两极化,导致港人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共建和谐社会,增强港人抗逆力及香港竞争力。
“政贤力量”于8月8至30日期间进行《香港人抗逆力调查》,以随机抽样电话访问形式,访问1895名15岁或以上香港市民,以了解香港人抗逆力的水平。结果显示,市民整体的抗逆力平均得分为28.00分(54分满分),低于合格水平(31.5分为合格分数),反映市民普遍抗逆能力不高,面对危机或逆境时容易出现负面情绪。
调查显示,夹心阶层人士抗逆力最高,抗逆力评估得26.50分;其次是中产人士,得25.76分;惟两者抗逆力仍不算高,有望提升。基层人士则在抗逆力评估测试中得分最低,仅得20.92分,相信与基层人士的个人社会网络不足,收入较低,面对逆境或困难时容易感到束手无策有关。以职业划分的分析显示,学生(24.73)及在职人士(23.42)的抗逆力得分较高,分别为24.73分及而23.42分,料理家务者及退休人士的抗逆力则最低,仅18.66分,较少与社会接触及未能肯定自我价值,可能是料理家务者及退休人士抗逆力较弱的原因之一。
社会两极化易生焦虑情绪
苏祉祺建议政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职人士方面,建议加快标准工时立法,以增加他们的进修及家庭生活时间;学生方面,建议增加对驻校社工的支援,完善在校心理辅导服务。针对基层人士抗逆力低的问题,他建议加大扶贫力度,增加对地区资源的投放。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则建议订立心理学家注册制度,改善心理治疗质素,使精神障碍患者易求医、有保障。
苏祉祺指出,香港人因超时工作引致的疲惫状态及精神问题,对个人发展及家庭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近年香港社会趋向两极化,社会出现严重撕裂,导致港人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他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共建和谐社会,增强港人抗逆力,合力减低患上精神病的风险及自杀率,减少社会成本,增强香港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