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9月28日讯(记者 龚学鸣) “占中”两周年,延祸至今。两年间,“本土民主前线”、“香港民族党”等“港独”组织一个接一个冒起,他们主张所谓“勇武抗争”,衍生出去年冲击游客的“光復”行动、今年大年初一晚的旺角暴乱,严重打击内地旅客来港信心。香港旅游业和零售业踏入冰河时期,而香港的竞争力亦每况愈下,评级机构穆迪更担心立法会紧张关系未能解决的话,长远为香港信贷评级产生负面影响。直至现时为止,“占中”头目黄之锋、罗冠聪只是被判社会服务令,但“占中”三丑依旧逍遥法外。凡此种种,证明香港一直信奉的守法、和平、尊重法治等核心价值已被侵蚀。就“占中”对香港的种种祸害,本报以十个关键字作为总结,冀本港社会对破坏香港的行为警钟长鸣。
暴力横行 愈演愈烈
“占中”期间,激进分子不断冲击警方防线,亦曾发生冲击立法会等暴力事件,画面触目惊心。这些暴力行径,不但未有随着“占中”的结束而告终,反而愈演愈烈,继续威胁着本港社会的秩序。激进团体先是在屯门、沙田、上水等地进行反水货客运动,滋事分子与警方爆发连串冲突;到今年大年初一,“本土民主前线”发言人黄台仰等多名成员以支持小贩摆卖为名,挑起事端,冲击警方防线,最后更演变成暴徒在街上纵火、掟砖头,暴力程度远远高于“占中”。
鸠呜旺暴 搞乱香港
“占中”79日,搞事分子占领金钟和旺角主要干道,令区内交通瘫痪,严重影响市民生活和商户生计。纵然大众期望香港经歷“占中”后能够回復平静,但滋事分子却似乎希望让社会继续处于动盪不安的局面,透过各种行动搞乱香港,唯恐天下不乱。“占中”失败后,激进团体在旺角进行所谓“鸠呜”活动、以反水货客为名进行“光復”行动,以及今年初发生的旺角暴乱,均令警方需要调动大量人力物力应对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