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参选人林郑月娥突政纲破性提出“居屋出租试验计划”,容许25万个未补地价居屋单位透过社企出租,增加租住单位供应。
大公网2月28日讯 (记者 曾敏捷 张月琪)“上楼”及“上车”难题困扰不少港人,行政长官参选人林郑月娥昨发表具体政纲,进一步完善由增加土地供应到重置置业阶段的施政愿景,并突破性提出“居屋出租试验计划”,容许25万个未补地价居屋单位透过社企出租,增加租住单位供应。提供优惠住房的社企“要有光”认为,建议有助释放空置单位,帮助更多有需要人士。”
林郑月娥提出以置业为主导的房屋政纲,重置置业阶梯。继早前建议增加“绿置居”供应、在居屋之上推出“港人首次置业上车盘”后,她昨日再提出优化香港按揭证券公司的“按揭保险计划”,协助首次置业的香港永久居民“上车”,并提出“居屋出租试验计划”,研究透过社企将让未补地价居屋单位在市场放租。
考虑政策背后最大公众利益
她形容“居屋出租试验计划”是较创新的建议,又认为其“理财新哲学”在发展土地方面可以用得上。她指出,推出政策并非一定要尽量“收钱”,计较每寸土地有否“益人”,反而应考虑政策背后的最大公众利益是什么。她提到,即使政府要大力觅地增建房屋,但恐怕需要一段时间,“现时有25万未补地价的居屋,70多万公屋租住单位,于是我想出究竟接近100万的单位,有没有潜力?或许有或许无,但唔试就一定无,所以会先以试验计划形式进行。”
林郑月娥称,现在制度下,居屋须补地价才可在私人市场出租及出售,令居屋租、售市场停顿,而市价急升,部分业主无力补地价。有声音或认为政策“益咗”原本以低于市价购入居屋的人士,有多重优惠,因此她建议这些房屋可与社企合作,帮助有住屋需要人士为社会出力。
“要有光”数年前推出“光房”计划,向业主承包单位,以市价10%至50%的可负担租金,提供住宅租赁给单亲妇孺。创办人余伟业称,曾有居屋业主接洽,有些因子女离开而丢空单位,有些则因转购私楼而空置,但碍于未补地价,无法变身为光房,“没理由要佢哋补成百万(元)地价做善事”。余估计,25万个居屋单位中,少于1%为空置单位,并认为林郑的建议有助释放更多空置单位。
王坤认同重置置业阶段可行
公屋联会主席、长策会前成员王坤认为,林郑月娥提出重置置业阶段及增加租住单位供应的方向可行。“居屋出租试验计划”料可为居屋业主及有住屋需要人士提供多一个选择,惟计划涉及修订《房屋条例》,他认为由房委会以发出准许出租证明的形式,允许未补价居屋出租予合资格白表或轮候公屋人士,会比社企更合适。至于“港人首置上车盘”及优化“按揭保险计划”协助“首置”,王坤则认为房屋供应仍然短缺,担心推行会推高楼价。
香港测量师学会房屋政策小组主席陈昌杰亦认为,“居屋出租试验计划”让业主有多一个选择是好事,惟居屋住户本身也有住屋需要,难以估计会有多少人参与。至于优化“按揭保险计划”,他关注计划具体安排,认为若推行计划要注意对楼市的影响。他又认为,现届政府推出的青年宿舍计划有助纾缓青年居住问题,惟计划推行力度不足,希望下届政府可进一步优化。
私人发展商土地储备 纳检视范围
行政长官参选人林郑月娥公布完整政纲,继续落墨增加土地供应,建议成立由专业人士主导的专责小组,检视土地供应来源,除探讨维港外填海、新界“棕地”、市区重建及郊野公园边陲外,私人发展商土地储备也纳入检视范围。她又提出探讨“小区重建”模式及“转移地积比”,即在重建小社区时将区内未用尽的地积比转移,重建大厦地盘,增加单位供应。
林郑月娥重申,解决居住问题,必须开拓土地。她建议成立专责小组检视土地供应来源,并探讨可能方案,供社会全面探讨,寻求共识。短期措施方面,她提出增拨资源加快相关部门就土地发展的审批流程,并探讨在政府土地上采用“一地多用”的多层发展模式,整合设施及土地,释放部分用地兴建社区设施。中长期措施方面,她建议根据全港棕地调查结果,开发有潜力的棕地,发展潜力不高的改为保育。
香港测量师学会会长何国钧欢迎有特首参选人提出加快部门审批土地发展的流程,认为有助加快土地及房屋供应。学会房屋政策小组主席陈昌杰称,“转移地积比”现时在历史建筑保育及市建局的小区重建项目都有用到,虽然未必每个项目都适用,但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