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形容青年是社会上,最有活力、创造力和最能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群。
大公网2月28日讯 (记者 张月琪)林郑月娥于政纲中强调“与青年同行”,建议设立由政务司司长主持的“青年发展委员会”,加强推动青年发展工作,又会考虑至少运用一定比例的青年委员,探讨增设院校代表可行性,并考虑举行比赛,让青年为委员会命名。她提出“自荐委任”提高青年议政的机会,参考外地做法。有青年联会代表认为,建议有助吸纳更多不同背景的年轻人参政、议政。
林郑月娥在政纲中,形容青年是社会上,最有活力、创造力和最能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群,故此政府需要致力解决“三业”的困难,包括学业、事业及置业,且要增加“三政”的机会,即议政、论政及参政。
她建议,设“青年发展委员会”,将督导相关政策局及部门推动青年发展工作,现属民政事务局的“青年事务委员会”亦会纳入这新设的高层次委员会。
同时,林郑月娥建议,特首亲自主持一年一度的“青年发展委员会高峰会”,与持份者检视工作成效,并聆听青年人的心声,开展下一步工作。她提出“自荐委任”,亦可提高青年议政的机会,相关会议的举行时间,会尝试配合在职及在学的时间限制。
林郑月娥称,采用“委员自荐”的方法是参考其他地方做法。她指出,别人做法是当委员会有空缺时,会在媒体登广告,让全社会知道,广告中会说明要加入委员会的话,任务及使命为何、需要什么资历以及一个月要开多少次会议等,列明条款。而政务司司长会决定那些委员会由谁委任,以及套用于那些委员会。
青年联会主席吴杰庄认同林郑月娥建议。他认为,现时委员会主要由政策局旗下的网络招募,如果以自荐形式,就可以吸纳不同背景的青年人参与政事。
吴杰庄又指出,起用一定比例的青年委员,是较科学的做法,欢迎林郑月娥建议。
吴杰庄又称,虽然手上没有实质数据,但以自己认知,的确愈来愈多青年加入政府的法定组织及委员会,例如青年事务委员会,便有很多青年参与,他认为,部分年轻人感兴趣的委员会,如涉及文化、科技及土地利用的委员会亦可考虑引入相关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