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新闻网6月8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近日结束对印度的访问之际,取得了此行的重要成果,签署了为期十年的军事技术合作框架协议,从而为美国打开了争夺俄罗斯在印度军火市场领先地位的新机会。
对新德里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是美国防长卡特继新加坡、越南之后亚洲穿梭行程的最后部分。如果说此次亚洲之行第一部分的目的是动员地区盟友,共同遏制中国的话,那么在最后阶段访问印度,则是为了争夺莫斯科的传统伙伴。
卡特访印的第一站是参观维沙卡帕特南市和港口,这里是俄印合作的一个象征。在苏联时代,印度曾在莫斯科的援助下在此建造了最大的钢铁公司,如今则建有印度重要的海军基地。行程结束之际,卡特和印度防长帕里卡尔签署了十年期军事合作框架协议,作为即将于今年到期的2005年军事合作框架协议的延续。
印度新德里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副主席温尼克里什南在接受俄罗斯《生意人报》采访时表示,过去十年印美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在新合作文件中不可能没有反映。新协议的重点是联合研发武器技术,研制和生产最新型武器装备。特别是,印美准备生产航空发动机、新一代无人机,建造航母,制造防生化设备。从近年来两国军事技术合作强劲发展的态势上可以看到,美国正在向印度主要合作伙伴的角色迈进,大力排挤此前在印度市场上没有遇到竞争对手的俄罗斯。
印度专家认为,美国在印度武器市场上将会超越俄罗斯。俄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主任普霍夫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但是他也承认,华盛顿正在采取重大措施,企图夺走莫斯科手中的权杖,抢占印度市场。
普霍夫指出,十年前美国几乎从零开始闯进印度军火市场,如今已经成为印度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第二大伙伴,仅次于俄罗斯。而且与俄罗斯不同的是,俄与印度的政治关系和军事技术联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失衡现象,美国则把与新德里的国防合作纳入双边关系的总体结构。考虑到美国的竞争因素,对俄罗斯军火商来说,争夺印度武器订单的斗争将会更加激烈。
但是俄专家认为,印美军事合作不仅有很大潜力,而且也潜藏着严重障碍。华盛顿在对外军事技术联系中历来高度重视某个国家相对于美国的地位,在合作等级表上也有特定的次序,北约合作伙伴居前,北约外优惠伙伴居中,其余国家居后。如果说到亚洲,那么印度和泰国不同,不具有优先伙伴地位,更不用说北约伙伴地位。另外,其他阻碍因素可能还有印度在决策方面较为迟钝,以及美国在军事技术转让问题上极不情愿。普霍夫表示,考虑到这些阻碍因素,美国进军印度军火市场的速度依旧不会太快,俄罗斯仍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权威数据,2014年印度武器进口总额为42.43亿美元,其中21.46亿美元的军品来自俄罗斯,11.38亿美元的产品来自美国。(编译: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