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这一武器的运作状况正如其所宣称的,再加上美国官员早在2010年底就宣称“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已经达到了初始作战能力(IOC),并且北京已经花费了若干年时间来改进这个重要武器。我的建议是:这个武器也许并不完美,但如果被迫在一场愚蠢的战争中动用,还是会让美国军事规划者大感头痛的。记住,单单一击就足以让被击中的航母或者巡洋舰停止运作,成百的海军官兵会因此失去生命。
一场致命的饱和攻击
客观说来,这并不是一种武器。但如果在一次大规模进攻中,北京起意要发挥其武器库内各类巡航和弹道武器的威力,后果也许就是灾难性的。
过去许多年里有无数学术论文描述中国将如何部署A2/AD武器系统来发动攻击,但没有一篇的可信性比得上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一份报告,它是在7年前左右写的。其作者吉原俊井博士(观察者网注:吉原俊井就职于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对亚太地区海上力量的评价深受亚太各国军事专家的重视,是美国军事智库中少有的美国通、日本通及中国通)解释了在一场致命的饱和攻击中,中国的A2/AD导弹会怎样集结起来攻破美国和盟军的导弹防御系统,其力量又会何等致命:
ASBM反舰弹道导弹也许不必以攻击海面舰只的方式来扰乱美国的作战计划,只需达到宙斯盾的防御范围外沿,就会触发宙斯盾系统发射宝贵的弹药
……所以即便是精度不高的反舰弹道导弹,也能迫使宙斯盾舰耗尽其弹药库存……反舰弹道导弹可以与常规弹道导弹联合运用,打击美国海基导弹防御系统及亚洲的陆上目标——这些攻击会引发更多的拦截——从而在一场海战中耗尽美国及其盟军的持久作战力。然后北京就能够通过发动……空中及海上攻击,让美国海军的处境雪上加霜。紧接着水下与海面的巡航导弹发射,中国人民解放军会从空中进行饱和攻击,美国舰队就此被击垮……
以上描述的攻击能取胜的原因很简单:数量多。即便设想联合导弹防御系统的直接碰撞杀伤率达到100%,中国的军事规划者也只需要拥有更多数量的导弹,然后接近盟军,耗尽他们的弹药。中国军队也可以采取另一种法子——先用那些旧式的、并不怎么精准的导弹作“诱饵”,让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上钩,之后才出动那些先进的、更为精准的反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此番过后,盟军的导弹拦截器已经疲于应对,中国军队此时就可动用更为先进、精准异常的导弹,击溃美国可能有的主力舰,迫使美国退出战斗,或者让其蒙受大量的人员伤亡。
水雷
我们都热衷于谈论那些性感的高科技武器,但许多老式武器的杀伤力同样致命。尽管中国对此保持低调,但其拥有巨大数量的水雷这一事实确实不容忽视。水雷能在不同场合发挥其影响力,尤其是在某次台海危机中,它们能对美国海军或者其它盟国军队形成巨大威胁。也不只是我这样在说,安德鲁·艾立信、莱尔·戈尔茨坦以及威廉·穆雷在一项我认为是最全面的中国水雷战研究中如此解释:
……水雷战(MIW)代表着中国突飞猛进的现代化作战计划中一个充满活力且雄心勃勃的分支。它显示出中国不但广泛吸取了外国的经验,还拥有令人惊异的丰富传承。
中国的水雷库存不但丰富,极有可能还包含着一些世界上最为致命的水雷战系统。在水雷战技术与概念的发展上,中国处在了最前沿的位置,并且它所拥有的作战系统是那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的兵器库里所没有的。中国军事家对现代战争中的人性了如指掌,这一点清楚地表露在中国水雷战中。确实,中国海军期刊披露的培训方案越来越让人印象深刻,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的训练已经不复存在……中国水雷战理论强调的是速度、心理状态、迷惑战术,对新旧技术的运用,以及多样的部署方法——并且它附加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即美国海军平台及其水雷战学说。
……对中国水雷战应当加以重视,因为它是一种战争领域中为数不多的、一旦与其它作战方式相结合,就能够迅速而彻底地打破西太平洋地区军事平衡的作战方式。台湾的反水雷船(MCM)军力最为薄弱,会在先发制人的攻击中被摧毁。日本的反水雷舰队十分精良,但在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海峡冲突中,东京方面的政治动向是未知的。而最主要的因素在于,美国及其盟军的反水雷军力不但规模不够,也没有配置成型,因而无法在海上与空中控制权尚处争夺中的地区运作,“杀出一条血路”。甚至在非争夺状态的水域,反水雷军力也只能缓慢地做出一些显著的操作变动。因此,中国水雷战是北京方面的一个重要筹码……
总结:
所有这些潜在的挑战只是在最近才为人所理解。美国海军必须记住,在A2/AD系统的运作和战略规划中,一系列A2/AD平台会在近期内投入使用。过去许多年的努力(比如空海一体战,即如今的JAM-GCC。观察者网注:Joint Concept for Access and Maneuver in the Global Commons ,大陆没有官方翻译,台湾叫机动进出全球海洋联战构想,其实只是空海一体战的重命名)表明,美国军队,尤其是海军,是完全可以应对这些挑战的。但是,美国仍然面临着撤出西太平洋的挑战,因此,美国军队能否创新,以保住其军事领先地位(比如第三次“抵消战略”),仍然是个疑问。那些支撑美国军事领先地位的技术与武器平台能否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援?看来不久就会见分晓。(作者:哈利·卡西阿尼斯 美国国家利益中心高级研究员 观察者网刘旭爽译)
推荐阅读:扬眉吐气的一天,世界惊叹中美攻守易位!详情查看《出鞘》,搜索微信号:cqjs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