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军事 > 军备动态 >

法媒称本国武器落入极端分子手中:或用来打黎巴嫩

来源: 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15-06-10

  法媒称本国武器落入极端分子手中:或用来打黎巴嫩

  资料图片:美军空投的军用物资被“伊斯兰国”武装人员“捡”走。(图片源于网络)

  参考消息网6月10日报道 法国《费加罗报》5月26日发表题为《妖魔化巴沙尔政权有什么用?》的文章,作者为雷诺·吉拉尔,全文编译如下:

  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外交家们偷偷摸摸地改变了他们对那些与己存在分歧的国家的态度。按照传统,外交就是寻找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可行的、持续的、互利的关系。比方说1975年,在第一次石油冲击波之后,法国与萨达姆·侯赛因领导的伊拉克建立了伙伴关系就属于这种情况。也许1989年在冷战中的意外胜利让我们高兴地昏了头?那个时候,我们是否在无意中变得骄傲自大?我们的外交越来越具有教训意味而非创造性。对电视形象的热衷取代了力量对比的冷静分析和关注共同利益。

  我们没有致力于更好地抓住意识形态调色板、了解现在复杂的力量游戏,而是做出了非黑即白的选择。为了让事情变得简单,我们将那些拒绝接受我们世界观的领导人妖魔化,这招对于贪婪的媒体很有用。自从柏林墙倒坍以来,我们利用公共舆论,塑造了一系列穷凶极恶的魔鬼,他们领导着被冠以“流氓”名称的国家作恶。魔鬼的面孔先后是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南斯拉夫的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阿富汗的毛拉奥马尔、苏丹的奥马尔·巴希尔,利比亚的穆阿迈尔·卡扎菲,叙利亚的巴沙尔·阿萨德。这些独裁者当中没有一人合我们心意。但是,将他们妖魔化其实是一种幼稚的、产生相反效果的外交。因为他们的政策并非一贯与我们的利益相悖。毕竟在西方看来,他们每个人都曾经在此时或彼时为西方出过大力。萨达姆是抵挡1979年霍梅尼革命的“盾牌”。米洛舍维奇是波斯尼亚《代顿和平协定》(1995年11月)的担保人。奥马尔2000年应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要求,有效禁止了罂粟种植。巴希尔将军1996年移交了恐怖分子“豺狼卡洛斯”(被法国接收)和本·拉丹(被美国拒绝)。卡扎菲揭露了巴基斯坦“核弹之父”阿卜杜勒·卡迪尔·汗的核材料黑市网络,封堵了从非洲到地中海的非法移民。

  从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至今,我们开始妖魔化巴沙尔,而2008年,他在巴黎曾受到高规格接待(因为那时他对于维护黎巴嫩的稳定必不可少,而后者在中东一直受我们保护)。巴沙尔反对要求叙利亚机构民主化的示威活动有错吗?也许。2011年4月在大马士革,阿萨德派别错过了和平转变、建立一个保证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法治国家的历史性机会?也许。但是,别天真了:不要低估从那时就渗透了叙利亚逊尼派社团的极端主义运动的力量。

  我们选择了将巴沙尔政权全面抹黑,并在2012年3月关闭了驻大马士革使馆。4年了,妖魔化巴沙尔对我们起到了什么作用?将他进一步推向俄罗斯和伊朗的怀抱?2012年秋季,我们的情报部门从土耳其边境向“叙利亚自由军”运送武器,这支武装被认为是叙利亚温和世俗反对派的武装力量,而温和世俗反对派只在西方的电视平台上才被人承认。不久之后,这些法国武器或者被卖或者被偷,落入了极端分子之手。如今只能祈祷我们的重机枪不要被“伊斯兰国”得到,不要被用来杀害基督徒和什叶派教徒或者摧毁巴尔米拉的古迹。

  由于在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的支持下,伊斯兰教逊尼派阿拉伯人开始了控制叙利亚的战争,我们将失去与大马士革的联系。如果这些阿拉伯人继续攻城略地,谁将保护基督徒、德鲁兹教徒、库尔德人和什叶派教徒等少数派免遭灭顶之灾?我们不抱任何幻想。在叙利亚之后,“伊斯兰国”将进攻黎巴嫩。因为它憎恨任何看起来像自由基督社会的国家。那么,黎巴嫩之后,就是我们了。(编译/林晓轩)

(新浪军事)

    军备动态

    菲律宾空军运输机从美归来 满载火

    资讯排行

    1. 新闻现场·台湾:左右夹击!警方封路抓毒贩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6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