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首次曝光的国产“航母杀手”全程超声速导弹CM-302/网络图片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11月1日讯(记者顾宝军第十一届中国航展今日在珠海开幕,记者提前一天探馆,发现全新版国产反航母作战体系亮相,除了国产反舰导弹C602、C705和C802A协同作战之外,用于潜艇攻击航母的导弹武器“CM-708UNB”为“CM-708UNA”升级版,射程提高两倍达290公里;首次曝光的全程超声速导弹“CM-302”,则成为国产新一代的“航母杀手”,既反航母又可反雷达,专家称其具有“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的能力,可择机突击对方海上编队中的航母等要害舰艇,这显示中国反航母武器体系正不断完善。
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如何强化沿海防御一直备受关注,而攻击航母的主战武器研发也受到军迷们的追捧。记者走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发现,在海防体系中,分别从地面、空中和水面同时对敌方航母战斗群发起攻击的导弹,无论是功能还是射程等均进一步升级,而主攻敌方航母的主力导弹亦更加多元化。
CM302智能制导反雷达
首次曝光的全程超声速反舰导弹CM-302成为国产新一代的航母杀手。据中航科工集团工作人员介绍,CM-302飞行速度可达到马赫数3至3.5左右,最大有效射程达290公里。以其飞行的快速性和强大的突击威力,CM-302具备毁伤威力大、命中精度高(命中概率达0.9)等特点,并实现多平台发射,适装舰船、地面发射车和战机平台。
另据专家透露,CM-302通过更换导引头的方式,执行反舰乃至反雷达作战,打击方式非常灵活。而且,CM-302将和目标选择能力等智能化制导技术的结合,具有“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的能力,可择机突击对方海上编队中要害舰艇,如航母、编队指挥舰、防空指挥舰等,能创造点穴战、体系瘫痪战等更多战法。
CM708UNB潜射攻大型舰
CM-302还可搭配微波、地波两款超视距雷达,在为沿海国家监控、防卫以及有效打击海面大型目标中充当一双看得很远的“眼睛”,配合导弹武器形成防卫体系,可对160至200海里范围内从渔船到舰艇等大小目标进行自动监控。
此外,采用地面岸基、空中战斗机及水面巡洋舰或驱逐舰一并发射C602、C705、C802A,可实现对敌方航母战斗群的巡洋舰或驱逐舰实施远、近程攻击。其中,远程反舰导弹C602武器系统最大有效射程可达280公里,命中率能达0.9。担纲主力导弹的CM-708UNA迎来新突破,升级为CM-708UNB,承担潜艇水下隐蔽攻击海上大中型舰船目标的使命。
专家分析说,CM-708UNB是一款由潜艇鱼雷管水下发射的新型导弹,采用“捷联惯性制导+卫星组合导航+高精度雷达导引”这种复合制导方式,可以确保导弹在强电磁干扰情况下,仍能命中目标。这表明中国不仅已具备了从水下发射潜射巡航导弹的能力,还拥有反舰导弹射程上的优势,并具备二次捕捉目标的立体搜索能力。
【相关报道】
歼20首秀外场飞来“不落地”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11月1日讯(记者刘顾宝军)中国新一代隐形战机歼-20的公开首秀今日将在珠海航展上进行。据了解,此次空军试飞员驾驶的歼-20将从广东佛山附近机场起飞,飞抵珠海金湾机场上空后进行飞行表演,表演完毕后再次飞回,全程“不落地”。专家表示,这种安排符合国际惯例安排,此前其他国家的先进四代机亦选择这种方式公开展示。另外,此次表演可能不会将尚未正式服役的歼-20性能发挥到极致。不过,专家表示,内行应该从其飞行的状态,略窥一二。
专配世界最强近距格斗弹
为“歼-20”第四代战斗机专配的导弹则于航展前夕提前曝光。PL-10近距格斗导弹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国产第四代近距格斗空空导弹,采用红外热成像制导,能区分真正的敌机和假目标诱饵,还可由飞行员佩戴的头盔瞄准具控制发射,实现“看哪打哪”。不仅如此,为有效打击高机动性目标,PL-10导弹采用了推力矢量技术,能够以越肩发射的模式打击后方追尾的敌机。专家分析,PL-10导弹为目前世界最强近距格斗弹之一,综合性能超过美国最先进的“响尾蛇”AIM-9X导弹,或将改写空战规则。
另据中航工业总经理谭瑞松透露,该公司还派出“龙”系列、“影”系列等无人机,以及歼10B、“枭龙”双座机等尖端武器参展。
反卫星利器“长11”可应急发射
图:长征11号运载火箭及其快速反应机动性发射车模型/大公报记者方俊明摄
本届航展上,航天科技集团携近两年来的最新科技成果400余项展品亮相。长征运载火箭家族中的“网红”产品全面曝光,从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5号到长征7号,再到第一种固体运载火箭长征11号。
据介绍,长征11号机动式运载火箭发射车被誉为“巨型战车”,其车轴数量比“东风41”导弹发射车明显多,整车的车长也更长。而“长11”是长征运载火箭家族中的第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全长20.8米,起飞质量57.7吨,最大箭体直径2米。
它主要用于将中小型航天器以“一箭一星”或“一箭多星”的模式发送至1000千米以下、不同倾角的近地轨道及太阳同步轨道,具有较强的任务适应性。
专家分析说,“长11”是基于中国航天成熟的火箭总体和固体发动机技术研制,采用了国际首创的星箭一体化技术,可整体贮存、操作简单、成本低、发射周期短,可24小时快速发射。能很好地满足突发事件应急发射需求。“长11”使中国航天发射运载工具由液体运载火箭拓展到固体运载火箭,初步形成了中国亟需的空间快速响应能力。
“云影”无人机挂弹亮相
近年来,无人机发展迅速,高端无人机始终是“兵家必争之地”。中航工业有中国版“全球鹰”之称的“云影”无人机(见图)首次挂弹亮相,引发全场密切关注。此外,航天科技的彩虹系列无人机,亦派出最新产品参展。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中国版“全球鹰”之称的“云影”无人机首次亮相航展现场,并挂弹登场。据介绍,“云影”无人机长约9米,翼展约17米,正常起飞重量为3吨,目前分为三个基本型号:察打一体型、电子侦察型和图像侦察型。其外形采用了机背进气布局,并更换了喷气式发动机以提高飞行速度。
火控雷达为战机装“锐眼”
近年来,隐身化逐渐成为各类武器的发展主要趋势之一,对现有雷达系统产生了极大威胁。在第11届中国航展,包括反隐身雷达、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等最新技术在内的10余款国产雷达登场。
歼-10、歼-11B、歼-15等国产战机都装备了机载火控雷达,相当于打造了“锐眼”。在本届航展上,国产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首度展出。据悉,当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研制此类雷达。此外,YLC-8B型、SLC-7型雷达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雷达产品,着重针对隐身目标进行了优化,均采用两维相扫、一维机扫体制,能够有效探测包括隐身飞机在内的各类空中目标。
此外,现场还展示多款多功能地基防空探测雷达、便携式侦察雷达、机载合成孔径雷达以及超远距离多功能武器定位雷达等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