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军事 > 要闻速览 >

某吊舱长时间服役后故障频发,技术人员妙手回春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8-05

某吊舱长时间服役后故障频发,技术人员妙手回春

资料图:挂载侦察吊舱的歼8战机

“图像终于清晰了!各项性能指标也恢复正常!”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718厂的电子车间,某型吊舱图像系统排故维修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子车间光导一组技术员黄正星难掩心中的喜悦。

该型吊舱随着服役时间增长,各类故障频发,已成为影响某型装备战场命中率的一大难题。图像系统是吊舱实现视频信号远距离无线传输的重要部件,其故障需要高度重视。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5718厂开始着手该型吊舱的试修。

输出图像不清晰、灵敏度不合格……吊舱图像系统的一个个故障,给黄正星心里压了一块大石头。

“这批吊舱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交检。”任务就是命令,黄正星受领了此次吊舱图像系统的排故维修任务。

多年的维修经验让黄正星有一股迎难而上的韧劲,他首先从产品内部线路入手,结合各路信号测试分析结果,一点点地开始排查。

该图像发射机内部有各类元器件数千个,线路缠绕交错。为了便于测试,他利用通用设备搭建简易的测试平台,反复验证。通过详细的分析测量,终于查找出故障线路,解决了输出图像不清晰的难题。

成功解决了第一个故障后,黄正星在处理“灵敏度不合格”的问题时信心十足。

灵敏度是指图像接收机能接收识别最小信号的功率。测试时,不仅要提供精确的信号以及屏蔽周围环境的电磁干扰,还要准确判断信号在产品内部的处理方式,因此故障点定位难度很大。

黄正星查阅各种资料,翻阅以前的修理日记。突然,一种参数测量方法给了他灵感,经过反复测试,终于确定故障隐藏在低噪声放大器上,经过维修,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

几天后,这批吊舱顺利交付下一个工序。随后,黄正星总结排故经验,在班组会上与组员们一同分享。他知道,目前吊舱维修还刚刚起步,提升装备命中率才是关键,后续还有更多难题等着他们去攻克。

    要闻速览

    中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D”气象卫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6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