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军事 > 要闻速览 >

歼10试飞员雷强:誓言带回飞机,其实违反纪律了

来源:  接上一篇歼10首飞的故事,很多 发布时间:2017-11-04

 接上一篇歼10首飞的故事,很多朋友觉得上一篇意犹未尽,希望看到后续,下面是正文。

  这是多年前对歼10试飞员雷强先生采访的文稿整理,当时歼10获准解密向全国宣传,采访前后进行了两次,因为有视频采编,文字记录很长时间没有对外发表,现在整理出一部分,让关心的人们更了解歼10背后的故事,更了解那些默默无闻的试飞员们。

  小编:雷大校您好,央视讲诉了歼10发展过程的一些故事,您是什么时候参与到歼10项目的?

  雷强:90年代初空军联合航空部挑选了19名飞行员成立了歼10项目的试飞小组,这是我国第一次成立专门的型号飞机试飞员挑选机构,通过一段时间的考核和观察,挑选了9名飞行员成立了歼10首批改装试飞员。我作为第一批被挑选的飞行员,1994年底加入空军第三试飞大队,入驻成都黄田坝机场。

  小编:您是作为歼10项目的首席试飞员,这个首席是怎么产生的?

  雷强:歼10的首批改装试飞员小组里面一共9个人,从这9个人里面最后选出了5名飞行员成为首席试飞员,然后在这5个人中,又最后确定了首席试飞员,首席试飞指挥员,首席试飞副指挥员,首席监控室指挥员,首席伴飞试飞员。我有幸被选中成为首席试飞员。

  小编:评选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试飞还是仅仅是资历?

  雷强:具体的过程和指标不能说的太仔细,这个评选既要看飞行员身体素质,体能,反应速度等等,也要看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和处理飞机空中特殊情况的经验。另外飞过什么样的飞机,飞过那些飞机都有很大的关系。

  小编:您飞过的飞机很多,哪些飞机的经历对您试飞歼10有帮助?

  雷强:应该说每一种飞机背后都有它各自的道理和逻辑,飞行驾驶也一样,有各自的特性,应该说我曾经驾驶过世界上仅有的几种电传飞控系统的战斗机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F16,它是世界上第一种服役的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战斗机,也是第一种静不安定的战斗机;再比如苏27,它也是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也是静不稳定的。这些飞机和歼10都有共同的技术基础和特征,所以选择了我。

 

  F-16,三代机技术的集大成者,边条翼,单发高机动性,先进电传操纵,大倾斜座舱,号称蝰蛇

 

  苏27战斗机,俄罗斯战斗机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精品,机动性好,航程远,挂载多

  小编:您飞过F16?

  雷强:是的,80年代空军有个机会送一些飞行员去英国空军飞行学校培训飞行教员,那时候我还很年轻,能有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在英国我们取得了多种西方飞机的飞行员教练的资格。而且也学习到外军空战的很多作战战术和思想。

  小编:那么苏27呢?

  雷强:我国引进苏27以后,战斗机飞行员需要派遣一些去俄罗斯接受改装飞行训练,训练要达到教员标准,以便于回国来培训国内的心飞行员,我们在茹科夫斯基接受飞行改装训练,和一般飞行员的飞行内容不同的是,我们主要飞行那些飞机性能边界以外的情况,比如空中停车,尾旋,眼镜蛇机动等等,像眼镜蛇机动,这个一般不允许普通飞行员作,作为特技飞行和飞机边界性能,我飞了30几次。

 

  眼镜蛇机动,看着帅气,其实很危险,稍不注意容易失控坠毁

  小编:您是国内不多的三角翼飞机尾旋教练,也是苏27尾旋教练,这代表着什么?

  雷强:尾旋是战斗机试飞的最难的项目,往往作为飞行员最后一关。尾旋飞行既危险又充满不可测性,教导飞行员如何从尾旋中改出是飞行员从合格到资深的进化标志,通常改装战斗机的飞行员要3-5年以上,积累了足够的飞行小时经验以后才会开始学习这个,所以专门单独作为一个教练科目,尾旋飞行很容易诱发摔机的事故,能飞这个的教练在国内还是很少的。

  小编:歼10试飞中,您最难忘的是哪一次?

  雷强:第一次总是最难忘的,对于我个人而言歼10首飞前,整整飞了2年的铁鸟台,是特别难忘的。

  小编:为什么飞这么久?

  雷强:歼10飞机的飞控是从零开始的,操纵杆是学F16力敏反馈还是SU27那样位移比例的,都是一点一点试出来,摸索出来的,我们的电传系统的控制逻辑比F16和苏27都先进,属于力回馈和位移行程双重逻辑的,这个技术层面上比前两者其实高一代。另外鸭式布局本身又是静不稳定的飞机,飞机的控制指令和飞机计算机的自动稳定飞机的指令如何结合,如何排除指令相勃等等,都需要很多反复实验和验证的工作。

 

  歼10战斗机采用了大倾斜角度座舱和先进飞控系统,空战中非常灵活

  小编:您刚才说我们的飞控比F16和苏27都先进?

  雷强:是的,飞控水平高低,一方面体现在飞机机动性等方面,另一方面体现在飞机的飞行品质上。飞行品质这东西简单说就是开车时候的响应速度和舒适感,你是开宝马还是手扶拖拉机的驾驶感差距就是品质。歼10飞机的飞行品质在全世界战斗机里面都是最拔尖的,比如F16,大多数飞行包线飞行品质都在二三类,一类区很小,而歼10大部分的飞行包线区域都处于一类区,二三类区比较少。这意味这飞行员驾驶歼10会更轻松,长期飞行没有那么容易疲劳,飞行员控制飞机会更加的心应手。

 

  跑得快还要操纵灵活,F1赛车设计思路类似

  小编:歼10首飞是您驾驶的,当时有什么感受

  雷强:首飞前我们执行了三个月军管,三个月不准回家,首飞前高速滑跑,飞机一直有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大家都对首飞担心,我们机场跑道2500米长,高滑的速度按以前老飞机的经验抬不起前轮,抬不起来起飞就有可能出大问题,所以在高滑的时候,我特意拉了杆,前轮真的抬起来了,这说明飞机比预期的还要好,我的信心很充足。但是真到了首飞前,还是觉得很紧张的,那天早上出来第一个遇到中航试飞局的屈见忠局长,问我紧张不,我说谁这个时候不紧张啊?飞行前体检一测心跳,152,平时我才60多。

  小编:这么高的心跳可以飞么?

  雷强:我坐进座舱以后,一个一个检查飞机的动作和开关,心情就慢慢放松了,注意力集中在飞行这件事情上,人就没有那么多其他的想法了。

  小编:飞行过程如何?

  雷强:我上飞机的时候就看见有人哭了,我飞了30多年,还没有人在上飞机的时候哭。其实首飞的过程非常顺利,飞机也很容易驾驶,操作感觉很好很平稳,我在空中盘旋了4圈,高度2900,速度490,本来是盘旋两圈就够了,我觉得飞机状态很好,油也还很多,要求多飞两圈,指挥同意了,降落也非常好,很平稳,很轻巧。后来回放录像一航科技委的主任王昂,他也是老试飞员出身,对我们5个首席说你们试飞落地能达到雷强首飞哪个水平,就算出师了。

  小编:首飞下来,很多人抱着你哭啊

 

  首飞不容易,还好,歼10和和预想一样好飞,试飞员遇到了好设计师

  雷强:是啊,歼10研究这10几年,我们和设计人员一起,争啊,吵啊,学啊,钻啊,很多时候我们说不行,设计人员说行,大家争的面红耳赤,不就都为了歼10飞上天么。

  小编:为什么首飞会这么紧张和重要呢?

  雷强:飞机这个东西,每一种的个性和特性其实都很鲜明,你要抬头,一拉杆,有的飞机很小的力很小的杆移动就拉起来了,有的飞机要很大的力量,新飞机的问题在于,不管你怎么在地上模拟,飞机的真实响应是你无法预测的,拉了杆,飞机要多少时间才能感觉到抬头?拉多大力量和速度抬头速度会如何?飞机抬头到什么角度停下来等等,这些都是只有到真飞机飞上天才能最后一一感受到。另外新飞机本身会有很多新的气动现象和情况,有些根本在研制时没有预料到,首飞是要冒比较大的风险的。

  小编:首飞以后您还继续飞么,试飞整个过程都很危险么?

  雷强:是啊,国外的试飞员一般飞完首飞以后就很少再飞了,资历和经验都够了,我们不同,是国家的任务,也是自己的使命,01,03,05,06的首飞都是我飞的。歼10和其他飞机不一样,在成都就把包线飞完了才去的阎良,歼10的飞行任务我们执行了很大一部分。试飞的危险怎么说呢?比如我们飞包线,就是要把一个高度上飞机的极限是多少飞出来,比如5000米,我们速度下限是200,我们要从205,204,203,这样一个点一个点去飞,把飞机能安全飞行的边界飞出来,这些点每一个都在飞机失速的临界点附近,稍不小心就会进入失速。标定出来,以后的飞行员就在这个范围内就能安全飞行了。而这样的边界飞行必须从1000,2000,3000,这样一个高度一个阶梯的飞,很多时候都要和飞机要摔不摔得边缘搏斗。

 

  战斗机试飞高难高风险,和登山类似,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小编:宋文骢总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您首飞前誓言一定要把飞机飞回来?

  雷强:哈哈哈哈,首先这个话是违反纪律的,我需要先承认错误。一般来说国家培养一个试飞员是很不容易的,花费也非常巨大,像我飞了30年,飞了20几个型号的飞机,这种机会和飞行经验,国内没有那个飞行员能在复制了,所以国家对如何保护我们也考虑的很多,制定了很多安全规定。歼10这个项目,我们一起奋斗了10年,真的非常不容易。国内一直都有引进仿制作为主流的声音,这是因为我们以前研制飞机不太成功导致的,歼10这个飞机如果失败了,仿制流的声音会至少让中国再过20年都不能自己研制飞机,所以,我们不允许它失败,我也一定要把它飞回来。

  小编:您那个时候没有考虑过危险或者死亡么?

  雷强:在飞机上,心里没有生死,只有飞机的状态,飞之前确实想了很多,彻夜难眠,歼10不只是我们10年的工作成果,也代表国家的荣辱和发展的希望,决心是决心,敢情是感情啊,决心容易下,感情还是不容易平复的,我那天晚上真的没睡着,脑子里冒出来的东西太多了。但是坐进飞机,我就没什么想法了,这是我的孩子,我的心血,我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它的安全。我们首席小组其实每个人都有这个决心,当时伴飞的飞行员是李勇,他驾驶歼教5,后座有人摄像,都叮嘱摄影师,拍多点,拍清晰点,万一有什么问题,影像资料往往是最能记录和发现的。我不希望宣传这个,我们的纪律还是要求不管飞机如何,试飞员的安全第一。我不想给后来的飞行员带坏头。

 

  雷强外号雷大胆,但是也很细心

  小编:所以首飞下来,很多人都哭了。

  雷强:首飞下来,我是笑了,一下子觉得很轻松了。但是参与飞机设计和工程的人,都哭了,太不容易了,我后来坐车离开机场的时候,路边都还看见有周围没有去机场看首飞的132厂的职工,也在擦眼角。每个人都把它当自己的孩子了。

  小编:这种感情真让人赞叹,您参与了飞机的设计么?

 

  20年磨一剑,真的太辛苦,付出太多,人生短暂,必须在人生的黄金时间为国为民做出最大的贡献

  雷强:歼10飞机上的双杆上的每个按键功能,操作程序,一键转换的快慢轻重,仪表舱仪表,以及显示器,甚至包括显示亮度,座舱蓝白光照明,5级系统故障等我们飞行员全程参与,另外飞行品质品定,控制率参数敏感性检查,故障模式影响,以及机内自检等等很多系统我都参与了工作,这样和飞机设计师交流非常好,最后制造出来的飞机飞起来非常舒服

  小编:您使用了舒服这个词,看来您非常享受您的飞行事业,谢谢接受采访。

  歼10战斗机座舱,凝集了无数设计师和试飞员的心血,受到了广大飞行员的好评

    要闻速览

    中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D”气象卫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6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