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民生报道 >

把志愿服务当成事业来做 伤残老兵期盼小区“天下无贼”

来源: 姑苏晚报 发布时间:2015-08-24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近日上午9点10分,枫桥街道东浜社区居民张文生急匆匆地赶回家里,此时,他家里的电话正急促地响个不停。来电者是高新区人民医院的眼科医生:怎么搞的?不是关照你今天早“点带老伴来医院拆线吗?”老张一个劲地跟医生打招呼:不好意思,马上就来,马上就来……”“

张文生是东浜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医生来电时,他刚刚从小区附近的文明交通志愿岗上“下班”回家,每天早晚高峰期间,他雷打不动地在路边执勤,哪怕是前几天老伴在医院开刀期间。10年来,这个曾在战场上中弹30多处的伤残老兵,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小区的安宁。

血洒疆场,语录救了他的命

张文生现年69岁,土生土长的枫桥动迁农民。

1965年,年仅19岁的张文生应征入伍,其所在部队被派往抗美援越前线。1967年4月18日,张文生所在部队阵地遭美军空袭,美军轰炸机投下了“子母弹”,瞬间,阵地上成了一片火海,弹片四处横飞。“当时阵地上只有一个防空掩体,我们把掩体让给了越南友军,自己完全暴露在炸弹之下,”张文生说,他的左手被一颗弹珠贯穿,下意识地想用右手去捂伤口,但右手怎么也不听使唤,再一看发现右臂已被炸断。

张文生全身中弹30多处,颈部严重烧伤,“一块弹片击中了腰部,射穿了一本200多页的《毛主席语录》和皮带,插进皮肉,要不是那本《毛主席语录》,我很可能就牺牲了。”后来,他被送到后方,经过5家医院的抢救才活了下来。伤情逐渐稳定后,张文生被鉴定为伤残七级,复员回到了苏州。回到家乡后,张文生在原东浜村村委会勤勤恳恳地工作。

小区追贼,老汉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2006年,东浜社区成立,已经退休的张文生成为首批社区安全巡逻志愿者。

每天早晚,张文生都要和搭档们在小区巡逻一次,提醒居民不要乱堆乱放,到独居老人家中安全检查,提醒电动车主注意充电安全,防止偷盗等等。

有一阶段,小区里接连发生电动车电瓶失窃事件,张文生于是特别留意那些停放在犄角旮旯里的电动车。有一天一大早,张文生发现一名男子正在把四个电动车电瓶往蛇皮袋里装,行迹非常可疑,他立即上去盘问:“这些电瓶哪来的?准备拿到哪去?”对方丢下电瓶撒腿就跑。几天后,张文生又发现一辆面包车停在一间车库门前,有人正从车库里往车上搬运东西,他靠近一看,这些人搬运的是电动车电瓶。鉴于对方人多势众,他不动声色地离开了,随即向社区民警反映情况,就这样,一个专偷电瓶的贼窝被端掉了。

还有一次,张文生像往常一样在小区里巡逻,发现三个年轻人在偷窨井盖,他立即大喊一声:“你们在干什么?”看到有人过来,年轻人抱着窨井盖撒腿就跑,张文生和其他几位退休志愿者们穷追不舍,几个年轻人只好丢下了窨井盖,消失在夜色中。“我们四个老头子从东浜新苑的南区追到了北区,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后来有一个还进了医院。”

为了“上班”,他把老伴丢在医院里

2012年,社区里招募文明交通志愿者,张文生在得知消息后又第一时间报了名。

张文生负责马运路和塔园路十字路口,每天上午7:30-9:00、下午4:30-6:00,他都风雨无阻在这里值勤。寒冬腊月,年轻时在战场上留下的伤痕还会隐隐作痛,有时痛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炎炎盛夏,路面上的气温经常超过40℃,滚烫的柏油路面烤化了鞋底,他的皮肤被晒得像包公。

张文生的老伴眼睛常常充血,医生检查后说要做手术。“儿子说要去苏州城里的大医院,可我每天要去路口值勤,还要在小区里巡逻,为了方便照顾她,我就带她去离家不远的高新区人民医院治疗。”

今年8月13日,张文生的老伴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在下午2:30结束,医生关照“病人身边必须随时有人陪护”。但下午4点,张文生把老伴一个人留在病房里,悄悄去了文明交通志愿岗,“下班”后又悄悄回来。社区党委书记姜卫东说,张文生已经把志愿服务当成了自己的一份事业。

    民生报道

    海南自贸区首批境外非政府组织国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