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www.ciftv.com)消息:“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下个月中旬就要举行了,在黔东南举行的全国性盛会,内心是不是很激动很期待呢?
什么是传统村落?首届传统村落峰会为什么选黔东南?“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看什么?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有关部门,带您提前感知。
传统村落保留了较长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传统村落是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不相同的另一类遗产,它是一种生活生产中的遗产,同时又饱含着传统村落的生产和生活。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2012年4月,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通过各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调研与审评工作的初步完成,全国汇总的数字表明中国现存的具有传统性质的村落近12000个。
2012年12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发通知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28个省共646个传统村落入选该名单,其中贵州省最多,有90个,云南省和山西省分别为62个、48个,分列2、3位。
2013年8月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通知公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915个传统村落,其中贵州占202个,而黔东南州占了165个。
去年,公布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我州51个村落入选。
至此,黔东南州共有27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第一批60个,第二批165个,第三批51个),占全国2555个的10.8%,占贵州省426个的65%,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这次峰会在黔东南举办,得益于黔东南州的自然生态、原生态民族文化和众多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黔东南州内有自然村寨3900多个,其中500个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备选名单,276个村寨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2555个的10.8%。侗族大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服饰、苗族古歌等72个项目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确定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
近来年,黔东南相继出台了《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传统村落保护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财政专门安排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扶持资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规范村规民约等方式,增强村民保护传统村落的自觉性,建立起有效的传统村落保护制度。
峰会期间,将邀请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农业部、文化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等部委领导和司局级相关负责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专家和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
据介绍,峰会将发表《中国传统村落峰会·黔东南宣言》、成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联盟”、建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基金等,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
当然,峰会在紧张的学术研讨当中,也会让与会嘉宾轻松欣赏黔东南的魅力。一部展现苗族侗族风韵的大型音乐情景剧《守望乡愁》也将精彩上演。该剧由中央民族乐团、黔东南州歌舞团的职业演员参与外,还邀请了80多岁的侗族大歌传承人参与其中。剧目负责人介绍:“这部情景音乐剧,也是唤起大家对家乡的思念和关注,号召大家有时间重新回到家乡,看看这里的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