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近日,市政府下发了《昆山市公交优先发展实施方案(2015—2017年)》,为创建“江苏省公交优先示范市”,深化落实公交优先发展,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计划到2017年,实现公交线网密度达到3.5km/km2,公共汽车高峰期运营时速达到20公里/小时,首末站公共汽车准点率达到98%,公交专用道拥有率达到6公里/百标台,城市主干道和重要交叉口公交优先通行信号设置比例达到30%,万人公交车车辆保有量为17标台/万人,车均场站面积大于180 m2/标台,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26%。
据介绍,此次公交优先发展实施方案的重点任务为公交运力提升工程、公交设施完善工程、公交管理提高工程、智能公交提升工程、公交优先保障工程五大部分。在公交运力提升工程方面,完成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明确公共交通骨干体系,启动轨道交通建设;明确公交线路结构功能,挖掘线网供应能力,提升线网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逐步构建起“快—干—支”三层次公交线网;加快公交车辆投入与更新步伐,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积极选用节能、环保的公交车辆,淘汰老式能耗高的“黄标车”,加快新能源车推广。
在公交设施完善工程方面,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道路建设,对有条件的公交站点进行港湾式改造,加快公交首末站(换乘枢纽)、保养场、停车场等设施建设,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加快公交优先设施建设,通过梳理道路空间,在萧林路等双向六车道公交走廊上尽量设置公交专用道,中心城区核心区全天候公交专用通行,外围区域高峰时段公交专用,核心区范围内力争形成“四横两纵”的公交专用道系统。调整信号周期,使用公交车辆感应信号,增设公交专用相位,形成“九横六纵”的公交优先道系统。
在公交管理提高工程方面,制定《昆山市公交成本规制与政府补贴管理办法》,对公交企业实行成本规制,提升企业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和成本管控能力。促进公交可持续发展;制定实施《昆山市公交企业绩效考核办法》,从服务质量、安全稳定、运营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对公交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公交企业的补贴资金挂钩,激励公交企业持续提升公交服务质量。此外,还将建立乘客委员会,健全公交乘客委员会公众监督、公众咨询、决策调研社会管理职能,为行业决策提供依据。加强公交行业宣传和服务质量监督,发挥乘客委员会沟通乘客与公交行业的桥梁纽带作用。
在智能公交提升工程方面,进一步加快智能公交系统建设,更经济高效地配置和使用城市公共交通资源。建成公交智能调度指挥系统,实现公交车辆运营调度的智能化、公交车辆运行的信息化和可视化;逐步完成停车诱导系统,通过三级诱导系统,提供全方位的停车诱导信息服务,利用“P+R”(泊车+换乘)模式提高公交出行吸引力。加快公交电子站台信息化建设,完善公交信息发布系统。
在公交优先保障工程方面,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打通内环交通性干道,实施马鞍山路东延工程、朝阳路改造等,启动白马泾路南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作为公交优先区域减少小汽车进入;实现城区停车有序,稳步、适度扩大市区停车供应规模,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设置立体停车场,新建老体育场、琅环公园等停车场,完善停车设施体系建设,取消白马泾路、震川路等道路的路内停车;改善道路运行秩序,加快西大桥、东门街片区节点改善,完善区域交通组织;加大公共自行车投入,以构建“安全、公平、便捷、连续、舒适、低碳”的慢行出行环境为目标,与景区、商业核心区等密切结合,同时与公交、地铁等交通方式有效衔接;研究换乘优惠政策,结合公交首末站(换乘枢纽)的建设和公交线路优化调整,研究公交换乘优惠政策,倡导公共交通合理换乘出行。
另外,《实施方案》还指出,将建立完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一体化的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制定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把公共交通作为交通影响评价重要环节,赋予交通影响评价对项目建设的一票否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