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民生报道 >

梅州“两权”抵押盘活农村“沉睡”资产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4-28

  钟汉文夫妇在自己的家庭农场劳作。钟汉文是在蕉岭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流转土地的当事人。蕉岭县供图

  4月26日上午,广东省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以下简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会议在梅州召开。副省长蓝佛安、梅州市委书记黄强等出席会议。

  不久前,经国务院批准,梅州蕉岭县获得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资格,五华县获得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资格。会上,梅州蕉岭县和五华县分别作为全省7个农地试点县和2个农房试点县之一,与银行、保险业金融机构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同时全省各试点市人民银行中心支行与相关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签署了首批运用支农再贷款支持“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合作协议,提供“两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支农再贷款额度达8.2亿元。

  事实上,早在2012年获批国家级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后,梅州就因地制宜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为“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今年3月底,蕉岭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6笔,金额232万元;五华县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493户,金额11240万元。

  ●南方日报记者 唐林珍 陈萍

  “两权”抵押贷款试点

  A.试点

  “两权”抵押贷款 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望着眼前绿油油的农作物,蕉岭长潭镇白马村农业大户林干松高兴地笑了,今年他有望迎来一个丰收年。

  “我一直想在农业上大干一番,但之前一直面临着资金短缺困境。”林干松说。去年林干松成为蕉岭县首笔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受益人,用110亩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成功向农行蕉岭县支行贷到22万元,利用这笔贷款,他建起了家庭农场。

  长期以来,受体制机制约束,农村的房屋、土地、林场等资源处于“沉睡状态”,资产难以有效转变为资金。为唤醒沉睡的资产,2012年获批国家级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以来,梅州着力抓好全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建设工作,在建成全省首个金融生态市、率先建立市县两级征信中心的基础上,在蕉岭、五华等地积极稳妥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两权”抵押贷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蕉岭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进度名列全省前茅,出台了广东首部农村土地流转办法,建立了广东首个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打造了县、镇、村三级产权交易平台,全市贷款增速连续7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近年来,蕉岭县先后成立了广东省首家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在8个乡镇设立分中心,在97个村各聘请了1个以上的业务推广员,共促成了72笔交易鉴证服务,涉及土地面积11360亩。”中国人民银行梅州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华县则利用现有的林木产权交易中心,增加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所有权交易,现正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宅基地和农房的确权及发证等事宜。

  通过互联网金融、政策性金融叠加惠农新模式以及正在推行的“两权”抵押贷款,梅州率先发放全省首笔“支农再贷款 互联网金融信用三农”贷款,让静态的土地“流”起来、沉睡的资源“活”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现代化发展。

  B.难题

  农民积极性仍不高 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梅州“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正积极推进,但“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还面临着不少难题。

  从农业银行在蕉岭试点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看来,虽然试行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中国农业银行蕉岭县支行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蕉岭县还没有专业化土地评估机构,土地评估标准难以确定,导致土地经营权的实际价值难以评定,这对后期贷款工作带来了难题。

  此外,蕉岭县金融局局长张卫介绍,作为刚刚起步的信贷业务,金融机构对“两权”抵押贷款尚处探索阶段,在贷款模式和贷款程序上偏向于审慎,手续也相对繁琐,导致农户积极性不高,宁愿选择其他贷款方式。

  基于此,中国人民银行梅州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权”抵押贷款相关业务的深入推进,还需要地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协调配合。

  首先要加大扶持和协调配合力度,推进试点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坚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进一步加强统筹各方力量,加大资金、技术、人员投入,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加快确权颁证进度,确保完成2016年年底确权颁证率100%的工作目标。

  同时在政策层面要加大扶持力度,争取“两权”抵押试点相关政策与国家优惠政策挂钩,在探索产权二次流转交易、有效处置抵押物方面给予更多政策配套,对积极参与试点的银行机构,加大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倾斜力度。

  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机制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协调沟通,制定和完善本地区的“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管理办法,对相关业务和配套措施等进行规范、补充和完善。协调各级政府建立功能完善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流转交易信息发布平台和评估担保中介服务机构,出台评估标准,规范引导各方参与农村产权交易。统筹考虑完善“两权”抵押融资配套制度,推动设立由财政出资的农业融资担保机构或“两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机制。建立农村产权抵押品处置程序,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回购基金,提高抵押物的处置效率。

  ■声音

  真诚希望省“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指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梅州“两权”抵押贷款工作,在政策、制度、智力、资金等方面给予梅州更大的支持,指导帮助我们早日完成试点工作任务。

  ——梅州市委书记黄强

  各试点县要根据当地情况,加快推进确权登记颁证进度,确保按时完成确权颁证任务,并完善“两权”抵押登记相关制度。要加快推动多级联网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力争于2016年底实现县镇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全覆盖、互联互通。

  ——广东省“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指导小组副组长王景武

  ■案例

   蕉岭 土地确权登记走在全省前列

  蕉岭是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单位和广东省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县。该县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率超过99%,走在全省前列,而打通农村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努力,也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推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4年以来,蕉岭县大力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八项行动”,全面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全县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工作于2015年12月顺利通过省验收。目前,县级综合征信中心运作顺畅,数据更新及时有效;全县共评定“信用镇”6个、“信用村”71个、“信用户”3.5万户;乡村金融(保险)服务站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在全县85个村中建立了170个乡村助农取款点,构建了“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服务体系。

  有了坚实的基础,还需制度的保障。蕉岭县先后出台《蕉岭县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蕉岭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办法(暂行)》和《蕉岭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登记操作规程(暂行)》等文件,为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支撑条件;此外,为逐步完善风险保障体系,蕉岭县还出台了《蕉岭县农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管理办法》、《蕉岭县村级农户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建立担保基金用于承贷机构对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补偿。

  为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的正规化、合法化,蕉岭县成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该县在8个乡镇设立分中心,在97个村各聘请1个以上的业务推广员,共促成72笔交易鉴证服务,涉及土地面积11360亩。

  “目前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在蕉岭试行良好。国家推行‘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盘活农村重要产权价值,促进农村经济和金融结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为国家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和模式。”蕉岭县金融局局长张卫说。

   五华 宅基地纳入农村产权交易范围

  在2015年被确定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之前,五华就探索集体土地房产抵押贷款。集体土地性质的房产属于农村住房。截至2016年1月底,五华县农村信用社有集体土地性质房产抵押贷款231户,贷款余额8863.68万元,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农村土地资源。

  为推动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五华县利用现有的林木产权交易中心,增加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所有权交易,现正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宅基地和农房的确权及发证等事宜。

  此外,五华县出台《五华县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将农村宅基地、农民住房所有权纳入农村产权交易范围。并出台印发《五华县扶贫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五华县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工作方案》,以信贷风险补偿方式,支持农村产权交易。

  试点工作的短期目标为2016年底金融机构发放农房抵押贷款累计达到16亿元,确保全县农房抵押贷款高于其他各类新增贷款增速5个百分点,高于全县涉农贷款平均增速的8%以上;人行对参与试点金融机构发放支农再贷款4亿元以上。

  五华县是人口大县,农村人口众多,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有利于盘活农村存量资产,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缩小贫困差距,也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民生报道

    海南自贸区首批境外非政府组织国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