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穷,破破烂烂;现在富,美美丽丽。你看俺庄建得像花园,多年没水的脏坑挖深了水清了,坑边空地整平了、路直了,站在庄东头都管看见庄西头,活90多岁了都没想过还能走上这么光油平整的路,俺天天都顺路围庄走一圈,挨黑还在坑边广场多遛会儿……”在黄冢乡秦楼村美丽乡村建设观摩会现场,91岁村民秦广钦拉着记者的手有说不完的高兴。
记者了解到,有几百年村史的秦楼村解放前就留传着“南京到北京都不如秦楼付水坑”的佳话。那时秦楼村彻夜灯火通明、贾商云集,但那时政府腐败,该村种的是大烟,发不义财。而今天 ,秦楼村在党的领导下真正走向了文明、富裕的小康路,县乡把该村列为美丽乡村示范村,日子越过越美丽。
近年来,该村充分依托本村资源,实施土地流转,通过规模种植、手工加工、劳务输出、自主创业等乡村特色的新型发展模式,建立了1000多亩的牧草种植基地、300余亩的石榴园培植基地、300多亩的优质苹果园、500余亩山药种植基地……村里20多名70岁以上留守老人正在本村老年公寓乐享天年,5岁以下娃娃也将在本村幼儿园快乐成长。
今年以来,该村充分联络在外经商人员通过PPP模式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了废旧坑塘改造、围村林改造、文化体育广场建设。废旧坑塘改造为深鱼塘,取出的土平整成住宅用地和村文化体育广场用地。升级围村林,栽植核桃树、苹果树等经济树木,打造“春季有花、秋季有果、冬季有景、四季有水”的美丽生态村。目前,该村已通过PPP模式投资30万元改造废旧坑塘3个,平整土地62亩,规划围村林300余亩。
“村民有钱了,日子过得越来越美丽,在村里乡里的带动下,为村里建设自愿出钱出力的人越来越多。坑塘改造和修路都义务捐钱,秦绵厂一人捐款20余万元修建的村牌坊将成我村永久性标志,象征着秦楼村人民的淳朴与勤劳、美丽与和谐。”秦楼村支书得意地说。
黄冢乡负责人介绍,他们正结合各村实际参考秦楼村模式,对全乡围村林进行整改与升级,把各村分块打造成“牡丹村”“桃花村”“苹果村”“梨树村”“芍药村”等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争取把该乡发展成“杂果遍地、百花争艳、四季飘香”的生态旅游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