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民生报道 >

“禁止游泳”,不能禁而不止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6-01

 湖边禁止标牌被无视溺亡事故频发令人惊

  “村里一个26岁的小伙子,在东吉湖淹死。这湖已经夺走几条人命了。有关部门立了‘禁止游泳’的牌子,没用。”近日,南京江宁区读者张先生向本报“读者热线”(025-84701119)反映,湖堤水线以下是水泥斜坡,长满青苔,人下水后无法站住即滑向湖心五六米远。有一次,他滑下去呛了好几口水才游出水面。他希望有关部门改造个缓冲平台,减少溺水几率。

  说到最近发生的青年溺亡悲剧,负责该区域管理的江宁开发区江苏软件园城管科科长李良国连连叹惋:“太可惜!”参与搜救的李良国说,这位小伙子当晚在湖边钓鱼,不慎钥匙落水,他打电话给他父亲说了情况。随后他父亲怎么也打不通他的电话,就去湖边寻找。次日凌晨,打捞队在湖中发现了青年的遗体。李良国说,东吉湖是在原有天然河道上建成的,定位为景观湖,但4年来游泳根本禁不住,此前已有4人溺亡。

  因为禁不住市民下水,管理方探明一个坡缓水浅的安全水域,在夏天到来时,用浮球把这块1000多平方米的水域圈起来,引导游泳者到该水域游泳。平时安排一个人在白天巡查,到了夏天,晚上安排城管队员值班到10点。至于读者张先生所说坡滑问题,李良国承认,有风化石的区域做了水泥护坡,肯定有青苔,但上述安全水域坡缓,第一批下水的人可能会打滑,但不会有大危险,不需要改造。

  在东吉湖边,骑着摩托车巡查的杨显友对记者说:“我叫人不要下去,人家说声‘老师傅我会游’就下去了,我也没办法,又不能把他衣服拿走。”夏天最热的时候,湖边四车道的滨湖大道就像个停车场。

  50多岁的江宁市民陈大龙说,从小就在天然河湖中游泳,改到游泳池不习惯,还要花钱。湖也是属于社会的,湖中游泳无可厚非。

  即使有人溺亡,在城市湖泊中游泳者也不少。如南京的紫霞湖、花神湖,就是一些市民喜爱的游泳场所。“没有强制措施,只能劝导。”雨花台派出所黄警官说,每到夏天就要加强花神湖地区的巡查,安排辅警在游泳集中的区域值守。中山陵园管理局宣传处有关人员则表示,紫霞湖水情复杂,景区一直不提倡市民在此游泳,周边竖有安全警示牌,景区安全保卫部门也进行巡查劝导。夏天即将到来,景区希望通过媒体,再次呼吁市民、游客文明游园,到正规泳池游泳。

  省社科院社会发展中心何雨博士对记者说,到禁止游泳的湖中游泳,属于行为失当。市民应提升素质,也要充分考虑风险。在这种行为一时无法禁止的情况下,从珍惜生命的角度看,管理方可以管理得更精细些,如在高度危险区设置特别标识,适当增加安全救护设施。“一到夏天就提心吊胆”的李良国说,今夏到来前会想办法清除安全水域边斜坡上的青苔,尽可能减少危险。本报记者徐冠英

    民生报道

    海南自贸区首批境外非政府组织国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