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民生报道 >

我眼中的“仰韶”:匠心坚守 勤于创新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6-29

 如果算上2005年,至今与河南仰韶酒业公司打交道已经有11个年头了,可是谈起对仰韶酒业的整体印象,因为太熟悉的缘故,总是不知道该用哪几个清晰的字眼表达比较合适,譬如:情义、踏实、真诚、勤奋、能干、执着……似乎要表达清楚“仰韶”这个企业,要用很多词汇堆积起来方能说明白。

  一次次“仰韶究竟卖什么”的拷问,催生的是“核心产品主导企业”发展实践的探索

  2006年11月12日,“2006豫酒崛起——营销创新高峰论坛”在河南饭店举行。会上,仰韶酒头被评为“河南十大公(商)务接待用酒品牌”第一品牌,同时河南仰韶酒业董事长侯建光被评为“豫酒营销创新十大风云人物”之一。

  晚宴结束,发言嘉宾北京盛初咨询公司董事长王朝成准备上车离开,“左脚刚踏进车门,右脚还在车门外”,对于当时的情景,侯建光至今清晰地记得。他当时一把拉住车门问王朝成:“‘仰韶’究竟卖什么?”这是侯建光当时心中困扰已久的一个心结。他坚持认为,仰韶酒业要想有明天,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而且要很快解决。

  至今说起这段经历,尽管已过去十年,侯建光仍然能够清晰地“还原场景”,但此时的他在表达时,注定是一种运筹帷幄、决胜中原企业发展战略日趋清晰后的洒脱与淡定。的确,经历十年的攻坚克难,仰韶酒业当前目标明确、战略清晰,傲立中原指日可待。

  对于当时处于中低端品牌形象的“仰韶”,如何推出一款中高端形象产品至关重要,这事关仰韶酒业发展的未来大局。虽然说酒头推出来后反响不错,但酒头因为度数高,高端人士不适宜大量喝,而且酒头代表尊贵和身份,作为中高端核心产品不合适。

  正是因为这样的思考,侯建光那段时间几乎是见专家就问“‘仰韶’究竟卖什么”,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停拷问和思索,终于在2008年底,一款集7000年仰韶文化的葫芦型彩陶坊酒问世,乍一上市,就以其文化气质的瓶型、创新的设计理念、完美的品质赢得消费者青睐,并迅速成长为豫酒中高端品牌的形象代表,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大单品。

  一次次“彩陶坊讲什么”的广告语探讨,工匠精神造就了一个伟大香型陶香型的诞生

  核心产品彩陶坊的研发成功,是仰韶酒业团队“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为解决品质发展问题,仰韶酒业2006年就主导成立了以中国白酒泰斗沈怡方为名誉组长、原河南省食品研究所所长刘建利为组长的芝麻香型科研小组。2008年底推出“河南省第一瓶芝麻香型白酒”,同时支撑企业发展的彩陶坊酒也打磨研发出来。2009年“仰韶”在郑州设立办事处,开始全力运营郑州市场。这一步步都是稳扎稳打、匠心坚守的见证。

  天道酬勤。当时在奋力开拓郑州市场的同时,侯建光思考的是“彩陶坊讲什么”和“彩陶坊如何直达消费者内心”的问题。侯建光无数次和河南本土营销专家牛恩坤、资深媒体人王见宾等人一起,到位于郑州市未来路和金水路交叉口的仰韶酒业郑州办事处,探讨彩陶坊的品牌传播语,甚至有时候只是为了探讨论证侯建光自己琢磨的几句广告语。尽管没能够探讨出一句清晰的传播语,但对于“彩陶坊讲什么”的问题,侯建光内心更清楚了。正是仰韶人那时就有的“一切从消费者出发”的思维,才使得彩陶坊推到市场后不仅备受政商人士的青睐,更让消费者喜爱有加。

  河南白酒香型、风格问题一直是困扰酒业发展的大问题,也是河南白酒的短板。如果说2008年年底河南省第一瓶芝麻香型白酒的问世,是为侯建光后来提出的“九粮兼香”打下了坚实基础的话,那么他带领技术团队,十年如一日从传统浓香向多香工艺领域的研究探索,并尝试从单粮单香向多粮多香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则是逐步催生中国白酒第十三种香型——中华陶香型问世的关键。陶香的诞生,对于豫酒而言,“河南白酒无风格”的局面,从此被改变了!

  一遍遍“到河南 喝陶香”的简单重复式传播,传递出挑起振兴豫酒重担的自信和担当

  有人说,做品牌,就是讲故事。可是要讲好故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丰富的内容和动人的情节。可是这一切,对于一个月能够围绕市场举办十几场活动的仰韶酒业来讲,“那都不是事儿”。仰韶酒业的发展,朴实、生动的故事太多,太多。更为关键的是,仰韶酒业不仅故事素材丰富,而且讲故事很有“章法”,什么时间讲什么、如何讲,堪为“营销大师”的侯建光心里很有数。而且一讲故事,必然引起广泛关注,这点从《河南日报》刊发的一篇篇长篇报道,可窥见一斑。

  2014年1月16日,河南省“两会”举办期间,《河南日报》刊发侯建光的长篇署名文章《仰韶彩陶坊酒 豫酒的力量》。

  文章从“文化的力量、品质的力量、营销的力量”三方面详细阐述了仰韶酒业的科研创新、品质坚守、营销创新、责任担当和彩陶坊的不俗市场表现。文章一经刊出,不仅被广泛转载,同时更让河南消费者对于仰韶“创新豫酒风格,振兴豫酒产业”的责任和担当印象深刻,他们表示:彩陶坊,豫酒振兴的真实力量!

  “有一种文化,曾经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源头;有一个品牌,曾经是一个城市一代人的岁月记忆;有一瓶酒,陶醉着我,陶醉着这个城市。酒不醉人人自醉……”2014年3月11日,伴着这段“读着读着就有几分醉意”的文字,一篇题为《到省会郑州 喝彩陶坊酒》的文章在《河南日报》刊登。这篇文章的刊登,标志着仰韶酒业彩陶坊核心产品已经在郑州扎根,消费氛围逐渐明显,同时更体现出仰韶酒业对产品和市场运作的自信。

  2015年9月23日,文章《到河南 喝陶香》在《河南日报》刊发,关于“到贵州,喝酱香;到四川,喝浓香;到山西,喝清香;到山东,喝芝麻香;到陕西,喝凤香……那么到河南,就喝陶香”的声音开始在省内消费者中广为传播。同时在《河南日报》《郑州日报》等主流党报的频繁持续传播,更是让“到河南 喝陶香”成为消费者的一种自然选择。

  “因为中原文化兼容并蓄,因为河南地域就适合生产酿造多香融合白酒,河南消费者喜欢喝这样丰富口感的白酒,今后就更要酿造这种丰富口感的白酒,因此陶香成为豫酒香型的代表。到河南了,要喝陶香。”这是中国白酒工艺大师、国家白酒评酒委员侯建光多年匠心探索、苦心研究后对于豫酒发展最好的解读。到河南,喝陶香!仰韶彩陶坊,河南的味道!

  这就是我眼中的“仰韶”,一个朴实到不能再朴实,一个执着到没有比他们更执着的传统白酒酿造企业。如果说一定要用简单的词汇对这个企业团队、文化、创新、执行力等有一个清晰的描述的话,我想只能用“变和不变”来解读。所谓“不变”就是能够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科研创新、坚持品质创新、坚持产品创新、坚持营销创新,所谓“变”则是创新不止、折腾不息、业绩飙升。

  这就是仰韶酒业,一个由“最会造酒”的侯建光和“最会卖酒”的卫凯带领的有情怀、有责任、有梦想的企业。

    民生报道

    海南自贸区首批境外非政府组织国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