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双考上本一院校,进入大学校园仍不松懈
龙凤胎姐弟穷而有志苦读书
对于一个父母没有固定工作的家庭来说,养育一对龙凤胎已很不易。而盐城晚报记者采访的这个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母亲开小店苦苦支撑,患有重度眼疾的父亲,只能做做轻便的工作,每月收入仅千余元。但懂事的姐弟俩品学兼优,今年分别考上了南京财经大学和东南大学。靠着助学贷款才凑齐学费的姐弟俩十分珍惜进入大学校园学习的机会,抓紧一切时间刻苦读书,争取早日为父母分忧。
入学前,东台市住建局关工委主任宋益飞嘱咐计琴,不要有压力,要好好学习。
姐弟俩已适应大学生活
本报9月5日A13版曾报道东台一对龙凤胎姐弟家境贫寒,但姐弟俩克服困难,为给父母节省开支,不让父母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高中3年每天从家到校,搭乘公交车十几公里。在今年的高考中,姐姐计琴考上了南京财经大学,弟弟计松考上了东南大学。
在大家的帮助下,又办了助学贷款,8月底、9月初,弟弟、姐姐分别到新学校报到入学。新学年,新学校,姐弟俩也是新气象,新起点。8月26日,弟弟计松入学的当天,安顿好生活之后,就去学校图书馆阅读。学校摸底考试,计松各科成绩都很好,英语通过考试,取得了今年可直接报考4级的资格。他还通过层层面试筛选,成为东南大学能源环境学院大学生辩论会的成员,目前正和辩友们一起积极准备参与高校大学生辩论会。姐姐计琴也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同宿舍的另外三名女孩分别来自我市建湖县及本省连云港、无锡市,计琴和舍友们同来同往,一道学习,一起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像亲姐妹一般。
“女儿思家情绪重,有时候晚上会给我们打电话,说说学校里的事。儿子有时候忙忘了,能好几天不打电话,但在微信里会跟我们说说最近发生的事情。”父亲计卫华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姐弟俩都在为学校选修课的事而忙碌着,等课程选定下来,也许会好一点。
点滴行为温暖同学
入学快一个月了,姐姐计琴给自己的生活费预算是不超出1000元,“目前来看,一个月900多元就够了。”生活费能控制在预算之内,计琴很开心。虽然男孩子吃得多些,但弟弟计松的生活费也是尽量控制在1200元以内。而其他同学的生活费一般都在1500元以上。
新同学,新环境,一些家庭富裕的孩子也忙着处“关系”,请老乡、同学吃饭是常有的事。同学们一顿饭好几百元的支出,对姐弟俩来说是件非常奢侈的事。但他们有自己的处事方法,同样赢得了好人缘。
计松寝室里共4位同学,另3位分别来自云南、湖北和河南。刚开学那几天,同寝室河南的同学不小心把自己的信息卡弄丢了,如果补办会耽误很多事。计松在学校新生QQ群里看到其他同学捡到了这张信息卡,主动打电话告诉室友,正准备补办信息卡的室友听到这个消息后取回了信息卡,他感谢计松及时告诉他,让他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虽然是小事,但计松的热心相助一下子拉近了室友们之间的距离。
姐姐计琴则每天早早地赶到教室,细心地为室友们占好最有利于听讲的座位。有时候13:30就开始上课了,计琴总是匆匆忙忙吃过午饭,放弃中午休息的时间,1点钟就赶到教室。时间不长,同寝室的小姐妹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伙伴。
刻苦读书不松懈
父亲计卫华说,姐弟俩很懂事,暑期里,不仅帮着分担家务,还帮着打理摊点。祖母生病住院,父母忙于生计,姐弟俩轮流在病榻前端茶送水喂药,伺候老人。学习上更是认真刻苦,一丝不苟。刚入学不久,计松给父母及东台市住建局关工委主任宋益飞发来微信说:“即使是国家985重点大学的东南大学,也有十分之一的人挂科重考,我一定要珍惜分分秒秒,认真学习,取得优异成绩,为本科毕业后报考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姐姐也同样努力,当时有学姐前来动员计琴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培训班学习,她很想报名,但与家中联系时,父母回答,通过办助学贷款和市妇联3000元资助才解决了今年的学费问题,患有严重眼疾的父亲每年还要去上海治疗4至5次,得花万余元费用,经济拮据,没有条件报名参加培训。计琴十分理解父母的难处,她说,他们姐弟俩从小学到现在,一直没有条件参加各类补习班,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同样学得不差。进入大学后,一定从头抓起,力争上游。计琴还说,要边打工边完成学业,帮助减轻家庭负担,还打算做义工,回报社会上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
目前,姐弟俩正在积极了解学校勤工俭学的相关政策,他们都表示,如果学习之余还有时间,会考虑报名,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
如果您愿意帮助这对懂事刻苦的龙凤胎完成学业,请与盐城晚报记者联系,联系电话:1370510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