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总投资64.3亿元的103个生态文明类重点实事工程建设,项目数和投资额分别增长106%和26.3%。”政府工作报告对践行绿色发展、致力优化生态环境的工作部署,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人大代表陆建刚:政府工作报告以“高度的共识、高度的警醒、高度的自觉”号召全市上下铁腕治理,综合施策,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可见我市对于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视。五年来,我市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达579.9亿元,节能减排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PM2.5浓度持续降低,城镇绿化率持续增高,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保持90以上。今后,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做到专项资金保障到位、用到实处,让经济社会发展走节能高效的“绿色通道”,把昆山打造成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宜居城市。
政协委员钱瑛:作为产业集聚区,昆山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弃物。践行绿色发展、优化生态环境,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循环利用产业,降低资源使用。近年来,昆山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但还不够,今后要借鉴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一是建立用于再生资源产业链各个主体的激励政策;二是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三是建立灵活多样的补贴优惠政策,打造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同在的大好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