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民生报道 >

快乐之心 人格之美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3-27

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别人,是助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或孕妇让座,同样也是助人。有的人用自己生命去助人,有的人举全家之力助人,有的人用毕生努力助人,虽方式不同,却具有同样的人格之美,收获了同样的人生快乐。

献血捐髓“流淌”脉脉温情

19本献血证码放整齐,完整记录了胡耀星168次献血经历,献血总量达12万毫升,相当于24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血量总和。家住高新区柏庐街道新阳社区的胡耀星如今已年过半百,但他还没有打算就此止步。“如果身体允许,我还想献到60岁。”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挽起袖子,献血救人。与胡耀星一样,市红十字会血站主治医师徐锁香20多年来坚持献血,但从未与被捐者见过面。时间一久,他成了同事们心中一座名副其实的“活血库”,在临床紧急缺血的情况下,血站工作人员首先想到的是他。

有“献血天使”,同样也不缺“髓缘天使”。2016年11月初,中央文明办发布10月“中国好人榜”,昆山造血干细胞捐献团队上榜。昆山市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是来自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周萍,2003年捐献时她只有40公斤体重,为了手术成功,十几个小时没有进食,历经七个小时使一位16岁的苏北少年重获新生。令人感动的是,周萍还将家乡人民给她的5000元营养费,转赠给少年用作治疗费。

一个好人是一种力量,一群好人是一面旗帜。在一场场延续生命的接力赛中,他们用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给予他人永久的承诺。

伴随着14年的无私“捐髓路”,“好人精神”正在昆山不断升华,成为这座城市的集体品格。2016年6月7日上午,昆山市第一例、全省第二十八例涉外捐髓者季国晨,还为一名加拿大华裔白血病患者成功进行了捐髓,谱写了“生命的火种”飞越太平洋的佳话。在昆山这座大爱之城,他们用自己的爱照亮了被捐赠人,将这颗火种从你到我、从我到他,在海内外传递。

凡人善举“益”上手便不停步

她从未获得过昆曲大奖,但在昆山人眼中她就是“无冕之王”。 徐允同是千灯中心小学校退休教师,也是千灯“小昆班”的创始人。在数年如一日的义务教学中,10多名学生先后成功登顶少儿戏曲巅峰,夺得“小梅花”奖,还有学生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等高等学府继续深造。而她,从来都只把舞台让给孩子,一直站在幕后默默地鼓掌。

辛勤耕耘,不问收获。一遍遍地听,写下曲谱;又一遍遍地哼,跟着发音学习唱法。徐允同买来专业昆曲书籍反复揣摩,然后一个字一个字教给孩子。昆曲唱腔复杂,有时候一句唱词要反复教上几节课,在幼小孩子面前,她给予足够的耐心。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益”上手便不停步。听一次戏、看一场电影、参加一场升旗仪式、春天去看油菜花……在吴淞江北路,有一处不起眼的小院,入住这个民办护理院的老人平均年龄80岁以上,其中近80%都是身患重病的失能、失智老人。昆山志愿者爱心服务社的志愿者在笔记本上记录了这份生命尽头的“心愿清单”,有的微小到让人心疼,而志愿者要做的就是和时间赛跑,帮助老人完整无憾地走完最后的归途。

“我们能做的也不多,只是希望所做的每个点滴举动能像微弱的烛光一样,照亮老人最后归途,让生命走得更加温暖、走得有尊严。”社长田觅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如今三年过去,数百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以接力的形式收集了数十位老人们的心愿,帮助他们在有生之年达成愿望,不带着遗憾离开。

这样的凡人善举不胜枚举。娄江街道共青社区居民鲍玉颖参加各类小区志愿活动200余场,累计600小时;巴城镇71岁的曹坤元10余年来义务维护交通秩序,被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活雷锋”;锦溪镇退休教师吴新尧“身兼数职”,成为一名网吧义务监督员、社区校外辅导员、帮困助学勤务员……无数的爱心故事为鹿城树立起一座又一座精神丰碑。

千里奔波带“爱”走出昆山

如同一头“骆驼”,二十四年来,周火生每天就做一件密切关联的事:义卖图书——捐助希望工程。

这是元旦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周火生的义卖行程已经排得满满当当,振华实验幼儿园、陆家好孩子幼儿园、葛江中学……就在1月5日上午义卖中,朝阳幼儿园的两位老师提出要资助金寨的贫困孩子,请周火生帮忙落实;富士康幼儿园来电话,说学生捐出一批图书和6000元现金,请周火生转交金寨希望小学。类似的场景无数次地上演,爱的接力棒另一头牵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安徽省金寨县。

不顾千里奔波,将“爱”带出昆山的还不只周火生一人。张俭的人生,与大多数人有着太多的不同。这个出生在淀山湖畔的年轻人,在苏州工作一年后,辞职去广西贫困县支教,后来又只身跑到深圳去跟香港人学习做公益社团。2008年8月,张俭又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只身前往广西百色市乐业县逻西乡民治完小支教。后来,张俭进入一家叫“Our Free Sky”的民间组织内义务兼职,5年时间审核了200多名志愿者,并向云南、四川、湖南等地成功选送50多名支教老师。其间,他还和朋友们在深圳组织了10多场公益宣讲,成功策划了“鹏城学子助飞活动”,筹集资金7万余元,解决了16名困难大学生开学路费。在他和朋友们的努力下,广西孩子有了自己的篮球场,湖南学生洗上了热水澡,云南小朋友用上了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四川凉山孩子走进了新的校舍。

好山,好湖,好风景;好人,好城,好风气。从一个好人的点滴善行到一群群好人的榜样力量,许许多多的普通市民用实际行动营造崇尚好人、学做好人、争当好人的氛围,点亮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中绽放出的“文明之光”,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天际线”。

编后 >>

连日来,本报在头版重要位置连续刊登了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类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事迹综述,以当代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鲜活事例,诠释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渊源和时代意义。

由市文明委发起的“感动昆山”道德模范评选活动,2008年至今已评选了四届,共表彰道德模范71人、“昆山好人”165人,其中11批次6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62人获“江苏好人”荣誉称号。

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评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使凝聚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道德文化成为一种时尚。这是“平民英雄”的全民推举,已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是“凡人善举”的闪光记忆,在全市营造了学习、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浓郁氛围。

良好的道德和社会风尚,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济困扶贫、见义勇为等,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为昆山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民生报道

    海南自贸区首批境外非政府组织国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