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民生报道 >

打击环境违法“零容忍”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4-01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推进“263”专项行动,部门、区镇通力合作,形成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近期在昆山开发区成功查处了两起环境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一家塑料粉碎作坊责任人被公安机关刑拘、一家金属制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被正式批捕。对环境违法者“动真格”,也给全区乃至全市企业敲响环境保护的警钟。

3月21日早上,昆山开发区安环局在开展砖瓦厂专项整治中,发现蓬朗公墓北侧一塑料粉碎加工作坊存在环境违法行为,该作坊粉碎过程的清洗废水直接排至河道。根据开发区安环局提供的线索,当天下午,环保、公安等部门对该作坊进行现场调查,并控制现场作业人员。当天晚上,开发区安环局委托第三方固废处理公司连夜清理作坊现场废桶,并请第三方监测公司到现场进行应急采样分析。第二天,再次委托第三方评估单位进行环境损害评估。目前,该作坊已被成功取缔,环境危害评估正在进行中,作坊相关责任人已被公安机关刑拘。无独有偶,1月16日上午,开发区环保网格员巡查中发现位于大通路马塘河西侧的“大福金属”疑似偷排废水,随即上报。开发区安环局接报后,当天下午便组织人员赴该企业进行检查,并报市环保局。市环保局立即组织人员赴企业进行采样分析固定证据。

果断查处的这两起案件有一个共同点,即部门区镇联手,行动迅速高效。从区镇网格员发现环境违法线索,到市环保、公安现场调查,再到对违法行为进行采样分析固定证据,都在一天内完成,充分体现了昆山打赢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攻坚战的决心和力度。

据介绍,依法查处还只是第一步,要想彻底摁住环境违法的黑手,还要像剥玉米一样层层剥开环境违法的“外衣”。就拿“大福金属”偷排废水来说,这是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最新司法解释施行后,我市首例因总锌严重超标涉嫌环境污染罪的违法行为。接报后,市环保局执法人员对该企业一步步深入调查,发现该案疑点重重。据介绍,该企业废水收集全部封闭,仅留有一个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排污口,且平时用水泥盖盖好,如此大费周章出于什么考虑?该企业自称废水抽取后委外处置,但用水量却比集水池蓄水量多很多,且提供不出委外处置资料,多的废水去哪儿了?废水外排口采样测出总锌浓度比收集池低很多,如果废水的确是通过外排口排放,那么总锌浓度为何大不一样?要解开上述疑点,势必要弄清该企业集水池暗藏的猫腻。2月10日,根据环保局前期调查掌握的情况,开发区安环局调集施工人员,会同环保局监察大队、公安局食药环中队、环境监测站对“大福金属”集水池进行开挖调查,发现池内偷埋暗管。集水池内的生产废水正是通过这条暗管直接排入河道的。至此,基本认定该企业通过暗管排放含有重金属废水的违法行为,违法真相大白。经对暗管排放的废水进行采样分析,其总锌浓度达到65.7 mg/L,严重污染环境,涉嫌刑事犯罪。目前,“大福金属”法定代表人已被公安机关正式批捕。

    民生报道

    海南自贸区首批境外非政府组织国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