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民生报道 >

无锡一市民收到同学发换号短信 被骗两万元

来源: 现代快报 发布时间:2017-04-24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苏宫新 记者 陶维洲)平日,要更换手机号码,都习惯通过群发短信告知亲友更改通讯录资料,方便日后联系。不过,当你收到 “换号”短信你是直接保存还是会电话核实呢?江苏省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以下简称“省反诈骗中心”)提示,近期警方接报多起“换号”诈骗警情。不法分子在非法获取事主的通讯录资料后,直呼其名,发短信声称换号,不打电话,等你更新通讯录之后,再通过短信冒充亲友实施诈骗。

“同学” 换完号就借钱,她被骗两万块

4月1日,无锡江阴市民施某某手机上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对方自称是其同学任某某。在短信中,“同学”直呼施某某的名字,并表示自己换新号码了,让施某某保存,方便日后联系。由于对方叫出了自己的名字,施某某便没有怀疑,当即将新号码保存。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过了两天,任某某的“新号码”又给施某某发来信息,说他朋友要借款70000元,因为担心朋友不还钱,他自己又碍于情面不好讨要,于是想以施某某的名义去借钱。任某某表示,他会将70000元打到施某某银行卡上,然后由施某某打给其朋友。

对于“任某某”的说法,施某某深有同感,当即应允,并将自己的银行卡号发给了对方。很快,“任某某” 发来一条银行的转账信息,显示其已将70100元存入施某某账户。然后,他又将朋友的账户发给了施某某,并让其尽快汇钱。

不过,施某某并没有收到有钱款入账的短信,便让任某某等一等。没想到,任某某三番五次催促,施某某觉得不好意思,便先行打款20000元。之后,施某某一直没等到任某某的汇款,于是打电话核实。结果任某某的“新号码” 一直打不通,于是她又打老号码,结果接通后任某某表示,自己根本没有换号。这时,施某某才意识到被骗了。

骗子窃取通讯录资料后冒充熟人“换号”

“此类骗局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是不法分子获取相关手机通讯录后,冒充他人身份进行‘换号’诈骗。”省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一般来说,嫌疑人通过植入木马病毒的方式,窃取他人的手机通讯录,然后以其身份向通讯录中的亲友发送 “换号”短信。一旦收到信息的人未加核实就将“新号码”存入手机,那么骗子接着就会冒充熟人身份以借钱等名义实施诈骗。

“有的时候,骗子甚至不用自己亲自发信息,只要木马病毒植入相关手机,该手机通讯录内所有号码就会收到相应的诈骗短信。”上述负责人说。

警方提醒:收到“换号”短信先核实

针对此类骗局,省反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不管收到谁的换号短信,一定要打电话进行核实,以免上当受骗。同时,在平时使用手机过程中也要加强防护,以免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使用手机时应注意:不要随意借出手机,陌生人使用手机后,很可能将手机设置成呼叫转移状态,直接转接到一部停机的手机上;不要随意留下手机号、身份证号,在不正规网站注册时,登记身份证信息、手机号码等,很容易被转卖、倒手给一些违法分子;不要随意丢弃手机卡卡托,在购买手机卡时,一般卡的卡托上都贴有手机号码,以前还贴有初始密码等情况,当使用者把手机卡取下后,往往忽略了剩下的卡托,随意丢弃,给犯罪分子制造可乘之机。

    民生报道

    海南自贸区首批境外非政府组织国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