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民生报道 >

把农民当职业 甘心做到“退休”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5-26

人物简介:邵拥军,1973年出生,初中文化,淀山湖金家庄村人,曾经做过木工,还在企业里当过专职驾驶员。2015年加入金家庄村社区股份合作社承包了120亩土地,转行当起了农民。

即将迎来夏收夏种的季节,金家庄村的大农户邵拥军也一天天忙活起来了。“家里的农机全部要检修一遍,土地整理翻耕的时候要派用场了,提前做好准备心里才踏实。”邵拥军说。

今年45岁的邵拥军,说自己在农民队伍中还只能算是个“小学生”,因为他2015年11月才加入稻麦种植户的队伍。邵拥军告诉记者,初中毕业后他就去拜师,学了一门木工手艺。那时候家家户户装修都流行请人打家具,做木工在当时那个年代属于流行而又体面的职业。而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木工活渐渐不像以前那么吃香了,机缘巧合下,表哥给他谋了去工厂里当货车司机的工作。当货车司机收入不错,但经常要出差熬夜跑长途,随着年纪一天天上去,邵拥军心里开始寻思着,货车司机这个职业也不能一直干到老,应该给自己找条新的出路。不久后,他还真等来了一个好机会。

2015年,淀山湖金家庄村社区股份合作社整治好了一批土地准备向村民发包,邵拥军第一时间报了名。“合作社采用的是包工定产的模式,种得好能赚钱,种不好还要倒贴钱给合作社。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搏一把,与合作社签订了3年的承包合同。”邵拥军说,要说种田,他小时候倒是与父母亲一起在田里干过农活,但那时候都是粗放式的种植模式,全凭手工劳动,产量也不高。如今,要想种好田,必须要重新拜师学艺。很幸运,邵拥军找到了一个好师傅——淀山湖度城村的稻麦种植能手郭福明,他就跟着师傅悉心学习,在田里埋头苦干,自己还积极报名参加市镇村组织的各级培训学习“充电”,第一年就获得了10万多元的收益,这下他就更有信心和干劲了。

“当年我还掏钱买了一台二手拖拉机,报名学习农机驾驶技术,以后自己驾驶翻耕、开沟,还能节约一些成本,闲下来还能帮助其他农户,兼职做做农机手。”邵拥军说,虽然从事农业生产时间还不长,但他却已经爱上了农民这个职业,随着农业现代化、农机水平的提高,他深信自己还能好好干上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将农民作为一个可以一直干到“退休”的职业。

    民生报道

    海南自贸区首批境外非政府组织国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