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民生报道 >

成都剑南大道BRT快速公交和成蒲铁路 2018年开通(2)

来源:  成都商报 发布时间:2017-06-22

  ●专家专访

  治堵十条三个关键词

  智慧 共享 绿色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院长 蒋阳升

  “‘成都治堵十条’提得很及时!”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院长蒋阳升认为,“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成都又正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交通压力随之更大”,而拥堵不仅是全国大城市都存在的问题,也是全世界大城市的问题,“治堵永远在路上”。

  他表示,拥堵不仅耽误人们出行,也耽误货物运输等,继而影响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对城市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有影响。治堵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智慧、共享、绿色,这是蒋阳升看完“成都治堵十条”提炼的3个关键词。“以前都只注重‘工程治堵’,强调建设方面”,他表示,智慧治堵的提法有新意,代表现在更重视科技、软件、制度,这些恰恰是目前最薄弱的地方,又是最能出效果的地方,可以“以小治大”。“依法治堵”则是必要的,现代社会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在法律法规的制度框架之下,“规范融入血液,实现交通的发展进化”。

  他认为,总体来讲,“成都治堵十条”立意很高,既强调交通科技的层面,又体现了供给侧改革的意图。“首先,措施十分全面立体,不是单体现某一方面”,他解释说,“比如构建的绿色交通体系,不仅有快速轨道交通、地面常规公交等公共交通方面,还有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不仅管理人和车,强化依法治堵;还涉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占道施工,强化工程治堵”。

  其次,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措施,多管齐下,同时也有其针对性。在规划、管理等方面都考虑得很仔细。“比如占道施工对交通确实有影响”,蒋阳升说,强化占道施工监督管理,有效管控占道施工行为,推广非开挖技术,减少工程施工对交通出行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成都治堵十条’应该同步推进”,他认为,受交通机理的影响,不宜分别单独推行,“比如加强监管占道施工,与发展常规公交是密不可分的”。

  他向成都商报记者强调说,治堵必须有长效、常态、动态的跟踪机制,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新的堵点,“成都治堵十条”提出整合大数据资源,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交通精准治理,治理效果会更好。

  成都商报记者 严丹

  治堵十条非常务实

  找到拥堵症结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霍娅敏

  在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霍娅敏看来,“成都治堵十条”是一个综合性的交通治理措施,同时也是非常务实的措施,针对性非常强,每一条都落到具体的点上。城市交通秩序与交通安全和道路通行能力有非常直接的关系,而且也是城市形象重要的组成方面。“试想一下,外地游客来到成都,看到电动自行车逆行,机动车乱停放,必然会留下不好的印象。”霍娅敏认为,“成都治堵十条”就有针对性,就是以“五车、三驾”为重点的综合治理行动。

  “通过对‘成都治堵十条’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其真正找到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症结所在。”霍娅敏说,以一位普通市民为例,开车的时候是机动车驾驶员,停了车又成为行人,骑车的时候又是非机动车驾驶员,而“治堵十条”则是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最后,她特别提到,作为交通参与者,我们更应该有文明交通意识,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参与到治堵中来。

  交警整治

  斑马线不依法让行 一小时7名驾驶员被处罚

  昨日,成都交警对斑马线前不依法让行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整治,在武侯祠大街武侯祠西门前的斑马线,一个小时的时间,一共有7位驾驶员因为没有依法让行,受到了罚款50元记3分的处罚。

  昨日14点45分左右,一位市民准备从斑马线过马路,他先左右观察了一下发现此刻车不多,就大步往前走,这时一辆小汽车由东往西快速驶来,见斑马线上有人经过,驾驶员并未减速,更没有停车,市民见此情况停在了原地,驾驶员一脚油门从市民身前冲过了斑马线。路口整治的民警发现后,将该车拦下。“我当时看到了斑马线上有人,但觉得还有一定距离,不会影响行人通行。”驾驶员戴某告诉民警。对于戴某的违法行为,民警现场对其做出了罚款50元记3分的处罚。

  成都商报记者 张肇婷

  原标题:成蒲铁路明年开通运营 市交委:加快铁路公交化联网

民生报道

海南自贸区首批境外非政府组织国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