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多地“雨声”一片中,我市迎来了降雨,防汛工作进入“大考”。6月30日,记者从市防汛防旱指挥部获悉,我市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园区)、村(社区)四级防汛行政、技术责任体系,今年已落实四级防汛责任人计5074人,并扎实开展防汛检查、工程体系完善、险工隐患整改,全面提升防汛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我们对8台排涝设备扩容,单机排涝流量从2立方米/秒提高到3立方米/秒,有效增加排涝动力,提高排涝效率。”大丰区城防东站改造升级工程已经完工,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新安装的电机,工程负责人彭斌边指挥调试边说。
今年以来,我市各项水利工程建设紧锣密鼓、进展顺利。基本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0.95亿元,已完成投资6.6亿元,占计划的60%。川东港拓浚、滨海县翻身河北圆头水毁修复等工程已完工,灌河治理项目、新洋港整治蟒蛇河中段工程等加快建设。农村水利建设计划投资18亿元,已完成投资11.37亿元,占计划的63%,主要有大中型灌区、农村河道整治等项目,已完成疏浚土方5434万方。市区非骨干河道整治需完成投资2亿元,已完成投资1.39亿元,占计划的69%,完成拆迁拆违141户、1.06万平方米,疏浚河道57.8公里,进一步打牢了我市抗御水旱基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市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防汛检查,查清工程险工隐患和防汛薄弱环节。各地、各单位迅速成立了防汛检查工作组,明确各类工程汛前检查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对河湖堤防、涵闸、泵站、船(套)闸、蓄滞洪区、城市防洪工程、涉水工程、在建工程、防汛防旱非工程设施等开展拉网式检查,并迅速将检查督查情况通报至各地防指、各单位,督促整改落实。
整改险工隐患来不得半点马虎。我市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扎实做好消除、整改险工隐患工作,省、市、县三级投入5500多万元对各类险工隐患进行维修处理, 完成了滨海县南八滩段3.35公里外海堤新建、串场河闸站双电源改造等重大隐患的整改工作。并对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开展了检修及试运行,确保汛期能够“拉得出、打得响”。
一旦汛情发生,如何第一时间应对?我市科学修编各类防汛应急预案,市、县防指认真修订完善各类预案,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汛防旱预案体系,为科学防灾、抗灾及减灾奠定良好基础。
抢护管涌、搭建钢木组合坝、构筑子堤……4月7日至10日,市防办联合省防汛抢险训练中心,在省训练基地组织对全市98名防汛抢险业务骨干开展培训,全力提升防汛应急能力。目前,全市建立专业防汛抗旱服务队8支,建成“军地结合、专群结合”约13.24万人的防汛抢险抗旱服务队伍,不断提高抢险服务水平。市、县、乡三级共储备编织袋770.61万只、木材1731.14立方米、土工布24.65万平方米、块石7.39万吨,完成防汛设施特别是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
阜宁吴滩水务站监控室内,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天眼”视频监控系统全方位实时显示泵站情况。“对泵站进行24小时监控,可远程查看实时水位。”市防指负责同志说。目前全市共建有水情测报点251处、雨情测报点180处、视频监控点184处,市、县两级已全部建成高清视频会商系统。特别是沿海地区增设8处视频监控点,实时掌握沿海海堤重点险工隐患段发展动向,以便及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