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net)记者 顾宝军 通讯员汤晓晨 赵元元 何佳璐报道:近日,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浙青春,正黔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近贵州省贵安新区马场镇洋塘村,对大学生村支书彭燏进行专访,深入了解贵安新区现阶段农村工作开展情况。
“前前后后谈了50多次才成功”
彭燏,毕业于贵州大学,大学期间曾担任联络员、组织部部长、党组织部组织委员等学生干部。谈及大学里学生工作对如今解决村务工作的帮助时,彭支书表示:“我现在主要负责统筹工作,大学参与学生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对于现在工作中的组织和沟通方面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彭支书总结道:“学生工作和你进入社会工作是不一样的。在学生工作期间,接触的基本是学生。在基层工作,群众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沟通起来也比较困难。工作的时候更倾向于是一个人情社会,要经过很多努力才能办成一件事。有一次做一位村民的思想工作,前前后后谈了50多次才成功。”
“五同八联,携手脱贫”
“贵安新区存在贫困村,它要达到通融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之间的担当问题,需要凝结大家的力量一起做。”对此,洋塘村积极贯彻落实贵安新区党工委政治部“五同八联”的方针,通过“党群同心、干群同干、生产同抓、人人同做、支部联手、销售联动、环境联治”等方式与其他地区合作,使洋塘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3000元增长到2016年的11000元,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其中,彭支书向实践团重点介绍了“生态联户”的详细内容:洋塘村及附近村庄都与红枫湖接壤,单独保护生态成效不大,所以采用“生态联户”的方法携手保护生态。提及村庄的垃圾桶问题时,彭支书表示:“我们采用地埋式垃圾处理方法,既保护环境的整洁,又减少了空气污染,一箭双雕。”
最后,彭支书结合自身经历以及现今工作经验寄语团队成员与广大大学生们:“首先要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不断给自己充电;其次要保持与社会接轨;最后带着宽容与警惕的心融入社会。”彭支书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自身学识、青春服务广大村民,带领大家共同创建美丽洋塘,创建美丽贵安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