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露天堆放、废气排放口标识牌不规范、废水未能明渠收集……作为“263”行动中的重点专项工作,昆山开发区全面开展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达标建设,通过实施“一厂一策”举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企业安全生产治理的闭环。
上半年,开发区“危废”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了第一轮“危废”规范化达标建设现场核查,出动检查人员345人次,核查区内115家重点企业,其中达标企业57家、未达标企业58家、自查达标而核查未达标企业44家。
“危险废物治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末梢环节,一旦治理不当,则可能导致二次污染。”开发区安环局相关负责人说。按相关法规规定,“危废”规范化达标建设涉及12个大项近30个考核小项。记者在开发区115家重点产废企业核查情况登记表上看到,规范化达标建设这一项中,一个标识、一副手套、一盏日光灯等都被列为得失分项,关系企业“危废”治理能不能达标。
为提升“危废”治理水平,促进“危废”规范化达标建设,开发区会同3家第三方专业环保机构,并邀请苏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专家开展培训,分批次召开6场专项工作会议,并逐一通报企业现场核查的每一个问题,要求企业在8月底必须完成整改任务。此外,开发区还对未达标企业的“危废”治理整改情况进行随机抽查,抽查结束后对拒不整改、整改进度缓慢或逾期不能完成整改的企业,将会同市环保部门进行查处。